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025年11月27日
二、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加入数字教材试点校的行列,这是在新科研导向、微视频助学下的新一轮“互联网+”课堂的实践研究。下面以此案例为例,谈谈该校的智慧课堂是如何实现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课前自测,扫清障碍
数学学科的“微课”前导,学生们在课前通过网络自主观看,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厘清思路,并通过自测,反馈预习效果。比如数学学科的《逆推》一课,课前老师将已经制作的《逆推》的微视频通过数字教材插入资源的功能,用分享笔记的方法分享给学生。学生在家自主观看。并借助学校的eclass数字平台,把课前自测题推送给学生,统计正确率,根据学生的自测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设计,达到更有效的课堂学习。
(二)课中评测,调整补充
数字教材具有数据统计功能,能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提升课堂有效性。在课堂中,数字教材的运用能帮助老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针对薄弱点加强教学,从而有效突破数学课堂的重难点,提升课堂有效性。比如数学学科的《凑整》练习题“用去尾法凑整到万位的:6□8078≈650000,则□可填多少?”教师通过平台即时的数据统计,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再次回到例题,说一说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然后再来解答这题。通过即时的数据分析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检测,统计反馈
课后教师智能化推送学习资源与课后检测,实现个性化辅导,让学习者更加准确地认知知识要点,使得学生更有自信心与价值感,更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