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模式和智慧课堂模式的对比

一、传统课堂模式和智慧课堂模式的对比

(一)传统课堂模式

从图4-1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教师学生两个主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学生“学”的四个环节和教师“教”的五个教学环节,以及师生课堂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

在课前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知,预习的情况则会课堂上得以体现;在课中环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相关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影响,个别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部分互动,而对于学习不主动及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则难以得到教师的关注;在课后环节,学生主要完成教师在课上统一布置的任务,教学评价主要来源于学生作业任务的反馈。整体来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与创造性难以实现。

图4-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二)智慧课堂模式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学生“学”的七个环节和教师“教”的九个教学环节,以及师生课堂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称之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本文是在参考国内许多学者提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如刘邦奇提出的“三段十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孙曙辉等人构建的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等。

1.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基础

传统课堂的课前阶段,教师只是单纯的备课,学生在课前预习,师生在课前缺少交流与反馈。而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重视学情分析,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

(1)学习分析:教师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查看与分析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水平,便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2)预习测评:课前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相关的测评练习题。

(3)预习自评:学生完成并提交预习测评题,并记录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课前讨论:针对课前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疑问,师生、生生进行交流讨论。

(5)教学设计:教师以学生预习测评的完成情况及问题讨论与解决的情况为依据,获得学情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便针对性、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

2.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

传统课堂的课中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提问问题,个别学生代表回答,然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形式多数是语言交流讨论。互动形式单一化,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智慧课堂实施的关键是互动教学,可利用论坛或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讨论,还包括如随机点名、投票等多种形式,深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1)创设情境:教师采用如通过预习反馈、测试练习等形式导入新课程,并提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交流与讨论:汇总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在课上共同交流与讨论。

(3)布置任务:教师布置新的学习探究任务与完成要求以及任务完成之后的随堂测验题目,通过智能教学平台推送给每位学生。

(4)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活动,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交并展示小组成果。

(5)随堂检测:学生课堂上在线完成并提交教师推送的随堂检测题,完成情况会自动反馈到教师端。学生端也会实时接收到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6)精解与点评:教师首先点评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与随堂测验的完成情况,然后针对薄弱环节与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进行精讲,并设置多样化的互动环节解决学生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7)总结归纳:教师根据随堂测试的反馈信息,总结归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固强补弱,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知识建构。

3.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传统课堂的课后阶段,学生主要是完成教师在课上布置的学习作业与任务。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来源于学生作业完成的反馈情况,反馈比较滞后且缺少对教学过程、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性评价。而智慧课堂则从根本上变革了这一点,智慧课堂的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智慧发展的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实时反馈,创新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

(1)资源推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2)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提交给教师。教师为每个学生录制作业批改的微课,在智慧平台上共享,学生在线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与教师、学生共同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个性化辅导学生。

(3)自我提升: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教师推送的个性化辅导资源,进行反思,实现自我改进与提升。

(4)总结反思:学生在智慧学习平台的即时反馈到教师的下次备课,便于教师自我总结与反思并加以改进。

(三)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比较

依据智慧课堂的五大核心特征以及完全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面从教学流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对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进行对比,具体见表4-1所示。

表4-1 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