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况分析

1.情况分析

总的说来,上述3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想维护语言的纯洁性。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用词文雅的短语,el hecho de que本身就是要求用虚拟式,用陈述式不符合语法规范。

但是应该承认,语言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el hecho de que这个短语的含义早已超出它原本的意义。在现代西班牙语里,用它来强调某事之真实性的用法已经被大家接受。所以由el hecho de que引导的从句谓语用陈述式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实,语法条文也是根据语言的使用情况制定的。用语法规范去限制语言的发展,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也不是语法学的初衷。

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认可了el hecho de que这个短语可以用于强调某事之真实性。问题是,“它用作主句的主语时,从句谓语用虚拟式,而用作主句的其他成分时,从句谓语改用陈述式”的说法,似乎解释不了以下这个问题。例如:

El jefe destacó el hecho de que muchos han faltado a clase.

班长强调指出,很多人都没来上课。(从句用作主句的直接宾语)

按照西班牙语造句规则,此句可以改为:

Fue destacado por el jefe el hecho de que muchos han faltado a clase.

很多人没来上课,此事被班长特别点了出来。(从句用作主句的主语)

从句所讲之事没有发生变化,说话者说话的立场也没发生变化,唯一不同的是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样的改动显然不足以使从句谓语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

如果上面一句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例:

Siempre queda el hecho de que no vino.

他没来就是没来,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句的从句明明白白用作主句的主语,但是由于说话者在强调从句所讲的事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从句不适合用虚拟式。

显然,持第二种说法的人着眼点仅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形式上,所以难免出漏洞。

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从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去分析。这种说法可以合理解释前面提到的问题,包括为什么由el hecho de que引导的从句谓语用虚拟式时,大部分都用作主句主语的现象。例如:

① El jefe destacó el hecho de que muchos han faltado a clase.

班长强调指出,很多人都没来上课。(听者未知信息)

② Fue destacado por el jefe el hecho de que muchos han faltado a clase.

很多人没来上课,此事被班长特别点了出来。(听者未知信息)

③ El hecho de que nadie nos escriba me entristece.

谁也没有给我们写信,真令我伤心。(听者已知信息,你我都知道没人给我们写信)

④ Márchate si quieres.El hecho de que te marches no me va a hacer cambiar de opinión.

你想走就走吧。你走也不会令我改变主意的。(听者已知信息,因为前面刚提过“你走”这件事。当然,此句用虚拟式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句所讲之事属虚拟行为)

上述情况表明,从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去看问题,按理应该比其他两种说法更合理。不过,这种说法似乎也不够全面,因为它没能涵盖以下情况:

① Me molesta el hecho de que no me hagan caso.

他们不理我,我心里很难受。

② Me alegra el hecho de que por fin me hayan aceptado en la universidad.

我终于被那间大学录取了,我真开心。

③ Estoy contento con el hecho de que mi hija haya progresado mucho en el estudio.

我女儿学业大有长进,我真高兴。

以上3例从句所讲之事,不管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从句谓语都不适合用陈述式,而应该用虚拟式。原因很简单:主句动词表达个人情感。由此可见,第三种说法还是有漏洞。况且,如何界定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恐怕也不好把握,只能任凭说话者来定。看来,这个问题有点棘手,有必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