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分类及生态、生物特性

一、古茶树分类及生态、生物特性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里的茶树。2005年3月,在中国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建议稿指出: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中的茶树。

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命为Thea sinensis,L.后又订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目前,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称为Thea sinensis,还有的称为Camellia theifera。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澎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经植物学家研究,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茶树按照树型、叶片的尺寸和发芽的先后分出3个分类等级来作为茶树品种的分类系统。

(一)分类第一级“树型”

树型是以自然生长的植株的高度和分枝状态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类。

乔木型:是指植株从根基到顶端有明显的主干,其他枝干分枝部位高呈总状分枝,植株高大,叶片比较大,叶片长度在10~26厘米,大部分在14厘米以上,叶片只有1层栅栏组织。

小乔木型:这个类型是进化类型,植株从根基到中部有明显主干,从中部到上部分枝无明显主干,植株高大,叶片长度在10~14厘米之间,叶片大多数有2层栅栏组织。

灌木型:灌木型也是进化型,植株从基部就开始分枝无明显主干,分支较密,叶片比较小,长度在2.4~14厘米之间,大多数在10厘米以下,叶片有2~3层栅栏组织。

(二)分类第二级 以叶片大小分“类”

1.特大叶类:叶片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大叶类:叶片长在10~14厘米以上,叶宽4~5厘米以上。

3.中叶类:叶片长在7~10厘米以上,叶宽3~4厘米以上。

4.小叶类:叶片长在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三)分类三级 发芽先后分“种”

1.早芽种: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发芽期早。

2.中芽种: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500℃之间,发芽期中等。

3.迟芽种: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发芽期迟。

茶树的生态、生物特性如下:

茶树是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酸怕碱的植物。树龄可达上千年,云南发现的古茶园里树龄最高的3200多年,遍布有二三百年的古茶园、古茶树。茶树生长分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

茶树从树型形态分为乔木、小乔木、灌木三类。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沿有锯齿,开五瓣白花,果实有三角形、扁圆形,开裂后的果实露出种子。

茶树的芽发育成叶片,有真叶、鱼叶和鳞片之分,鳞片质地较硬,叶面有一层树脂和绒毛,它的作用是保护幼芽。鱼叶质地硬且脆,貌似鱼鳞,是发育不全的真叶,发育生长好的鱼叶长出后就是真叶了。

茶树的生长受自然环境、气候等影响,在不同区域生长发育会发生变异,但其遗传种性、形态特征和植物特性仍然具有共同特点。

茶树的性状特性和生长、发育、繁殖特点被称为它的生物学特性。茶树栽种3~4年就会开花,9~12月是开花期,开花结果后果实在第二年成熟。茶芽有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和对夹叶4种,叶片寿命春梢叶片要长一些,夏梢叶片则较短,平均叶片寿命在325天左右。

茶树在年生长周期中有以下几个规律和特点:

(1)每年开初茶树地面上枝干、叶生长停止而地下根部却处于活跃状态;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萌出新芽,芽叶生长旺盛活跃,此时地下根系生长又开始减缓。一年中根系与芽叶交替生长,地上芽叶枝干从营养生长开始然后生殖生长,形成花芽长出新梢最后开花结果,年年如此循环。

(2)在深秋与寒冬季节,茶树枝干停止生长,叶片光合作用下产生的物质向下输送给根系,部分供根系生长,部分存储于粗根和树干之中;随着春天的到来,温度上升,茶树叶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则供给腋芽部位,还供给花蕾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

(3)茶树的生长周期有昼夜生长周期和季节生长周期。在四季分明的地区这两种周期就明显,而在季节不是非常明显的地区则有些不同。一般春季茶树生长白天大于夜间,夏季则夜间生长大于白天,这些生长特性是茶树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不同而形成的白天与夜晚,春夏不同季节而形成的周期规律。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茶树每年有3次生长和休止,即冬芽萌发到第一次(3月上旬到5月上旬)发出春芽茶树就开始休止,然后发出夏梢(6月上旬到7月上旬)接着休止,休止后又发出秋梢(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接着进入冬季开始休止(冬眠)。在人工采摘条件下,茶树全年可萌发5~6轮新梢,在季节不明显区域茶树休止期和生长期轮换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