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阿昌族

十一、景颇族、阿昌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两个民族聚居地相近,有的交错在一起,虽生活习俗各有不同,唯有饮茶习俗相近,故将两个民族饮茶习俗一起介绍,他们最具代表的茶饮都是青竹茶。

竹筒腌茶是两个民族喜食的茶,用鲜叶煮或蒸后在竹篾上搓揉,同时加入辣椒、食盐拌匀,装入大龙竹做的竹筒中用木棍舂紧,口用竹叶塞堵。倒置竹筒一个月左右待茶叶变黄破开竹筒取出晾干,存入陶罐中加油浸泡腌制,可直接食用也可加蒜或其他配料炒食。此茶滋味独特,无苦涩,有增进食欲、解酒、健脾的功效。

水茶是两个民族平时生活中常做的茶品,将采摘来的鲜嫩叶日晒萎凋后拌上食盐装入小竹筐一层层压紧,放置一周后取出嚼食,香甜可口,能解渴消食。

其他竹筒茶制法与前面所述民族基本一样这里就不复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