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纳西族

十三、纳西族

纳西族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1]。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纳西族饮茶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土语称茶为“勒”,它是纳西族每日必不可少的传统饮料。早上一起床,老夫老妇围着火塘,忙着拾掇早茶的事情,太阳下山,又忙着煮晚茶。有人逢到茶叶断喝的时候,就会捧着脑壳,哼着脑壳疼痛。问其原因,说是犯茶瘾。这是纳西人对茶的一种特殊感情的流露。所以纳西族以茶为传统的饮料,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饮茶传统的食谱里,他们又积累了许多饮茶的文化。

纳西罐罐(龙虎斗)是取一土罐子,将茶叶置于罐内,在火塘边烤烘,等到茶叶烤出香味,倒进开水,暴涨,旋即倒入杯中,此茶称为煨罐茶。煨罐茶有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的在茶杯里倒上半杯白酒,然后把罐里的酽茶水,倒进茶杯里,此为酽茶竞白酒(龙虎斗),有驱寒解毒清热的功效,是为纳西人喜爱的茶谱之一。有的酽茶内搁盐,喝盐茶有舒胃功效。茶内搁放腊油加盐烤烘,称油茶,喝此油茶有耐饿耐渴的作用。有的煮烤罐茶,杯里搁放蔗糖块,然后把茶水倒进茶杯里,称为糖茶,也有泡清茶。此外有传统的面汤茶、炒米茶、麻籽茶,煮此茶锅内搁入麦面、米粒麻籽、放上腊油火炒,待烤得发黄冒香气,再放上茶叶,加盐,续炒,然后放水煮之。放面的称面茶、放米的称米茶、放麻籽的称麻籽茶,此为纳西族的传统茶汤。

纳西姜茶是在纳西人办婚丧事时,按照风俗要歌之达旦,喝姜茶以驱寒。姜茶制作简单,就是在清茶里煮入姜块。也有米花茶,在姜茶中加入米花,为正月初一必喝的茶。山里青年男女谈恋爱时献雪茶,雪茶土语称为“阁勒”,是用雪水熬煮的茶,意为高山爱茶。喝此茶,寓有相爱之意。因而青年男女寻偶相互呼唤:“阁勒吾阁勒,阿胡胡登。”寓有求爱的意思。

纳西酥油茶,纳西族把酥油视为圣油,是祈神油,新郎新妇抹额头油,也取酥油。纳西族家有客人,必用酥油茶敬客,纳西族的酥油茶做得很考究,取以酥油、茶叶、核桃仁末、麻籽末、鸡蛋等,然后将煮沸的酽茶水倒入茶筒内,搅拌使其水乳交融,此茶为待客的佳品。有的煮茶水时,取牛奶煮茶,是牛奶酥油。

另外纳西族也有油茶、麻籽茶,制作品饮方式与藏族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