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苗 族

十五、苗 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自治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八宝油茶就是苗族特色茶饮。八宝油茶汤的制作比较复杂,先得将玉米(煮后晾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面薄饼)、豆腐干丁、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好,分装入碗待用。接着是炸茶,特别要把握好火候,这是制作的关键技术。

具体做法是放适量茶油在锅中,待锅内的油冒出青烟时,放入适量茶叶和花椒翻炒,待茶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即可倾水入锅,再放上姜丝。一旦锅中水煮沸,再徐徐掺入少许冷水,等水再次煮沸时,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大蒜、胡椒之类,用勺稍加拌动,随即将锅中茶汤连同佐料,一一倾入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这样就算把八宝油茶汤制好了。

苗族八宝油茶是待客茶,待客敬油茶时,由主妇用双手托盘,盘中放上几碗油茶汤,每碗放上一只汤勺,彬彬有礼地敬奉客人。这种油茶汤,由于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一碗到手,清香扑鼻,沁入肺腑。喝在口中,鲜美无比,满嘴生香。它既解渴,又饱肚,还有特异风味,是我国民族饮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虫茶又叫“茶精”,主要产在苗族居住地区,不同区域各有特点,云南贵州苗族虫茶产量较高,质量最优。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港澳地区主要是此区域虫茶。虫茶并不是茶,而是由一种名叫“米缟螟”的幼虫,采食茶叶后留下的粪便干制而成,冲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虫茶泡出茶来,香气四溢,喝上几口,味道醇香甘甜,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虫茶经多年陈化后,口味更醇和,药性更温和。

居住在滇东北乌蒙山上的苗族,有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当地人称“菜包茶”。这种茶水十分独特,饮后既能解除渴,还能解除疲劳。菜包茶是用白菜叶或青菜叶把茶包裹严实,放入火炭灰内捂闷,待菜叶干枯后取出茶叶趁热用沸水冲泡。茶汤里有菜和茶的混合气息,十分鲜美,能解渴、除乏、安神,饮后口舌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