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布朗族

三、布朗族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称“乌”,用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喝茶是布朗族的一个嗜好,并且善做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布朗族酸茶的制作方法是将鲜茶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煮透后把茶叶堆在一起放阴暗处让其自然发酵,约十余天待闻到酸味后把茶装入竹筒内,再把竹筒埋在约半米深的土坑里一个月左右即可取出食用。酸茶有生津解渴的功效,酸中有茶香,含一片在口内可以一天不喝水,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茶饮。

“得责”茶是布朗族对野生茶的称呼,在日常生活中作为野菜或零食。“得责”就是摘一把生茶蘸盐辣椒嚼吃。具有消除疲劳,保健养生的功效。

竹筒蜂蜜茶也是布朗族接待贵客的茶饮。当客人到来时,主人摘来鲜茶叶,砍来新鲜竹筒,将茶叶塞入竹筒内在火上炙烤。待到竹筒口冒出热气散出清香时把茶叶倒入碗中,加入野生蜂蜜再把沸水冲入碗中,用竹片搅动,一碗有着竹筒清香、浓郁茶香和蜜香的甜中有苦的、汤色金黄的竹筒蜂蜜茶就呈现在客人面前。喝一口甜润醇爽,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美容养颜,延年益寿,把主人的热情好客一展无遗。

糊米茶是布朗族的药用茶,把土罐放入火塘中烤热,放入适量糯米抖动烘烤,待糯米焦黄出香再加入干茶叶一起接着烘烤,差不多时冲入沸水,再加入通关散、萝卜片、姜片、扫把叶等药用植物接着煮,然后加入红糖后分杯饮用。糯米茶汤色橙黄,有浓浓的糯米香和茶叶的焦香还有红糖的甜味和淡淡的药味,可以治疗咳嗽、喉痛、肺热等疾病。

腌茶也是布朗族的生活茶饮,制作方法是将鲜茶叶煮熟,放入竹筒内加水浸泡,用芭蕉叶封口存放十天左右即可食用。还有一种是把鲜茶叶蒸熟后摊晾,干后塞入竹筒,在竹筒内加米汤腌制十天左右即可。布朗族腌茶酸味浓郁,有开胃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