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驱车 武昌太原
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活动向以上海为中心,然南京乃六朝古都,实为南中之腹地。故孙文、黄兴等主要同志在辛亥开国时咸主建都南京,而辛亥首义发难武昌,鄂中同志坚持在武汉建都。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统一思想,化解分歧,加之黎元洪又以副总统和湖北都督的身份约请孙中山访首义之地武昌,他便欣然应邀。4 月9 日孙中山及其夫人卢慕贞,儿子孙科,女儿孙媛、孙婉,随员宋子文、胡汉民、汪精卫、景耀月、田桐、程明超等分乘“联鲸”与“湖鹗”两轮逆江而上。
舟过小姑山,峰秀江阔,众皆欣然,耀月提议联句,诸人拍手赞同,其一云:江南春尽日,又作武昌游(田桐)。山送孤峰出(陈汉元),江分两派流(瑞星)。当时,陈汉元吟出上句,因句僻,众无以为续,耀月遂以此句对之,众皆称善。盖一语双关,一写江中小姑山分流实景,一写当时革命同志因建都之分歧。乾坤三尺剑,湖海一扁舟(汉元)。曷极溯洄意,维轮为小留(瑞星)。其二,七律联句:十载从君挽鲁戈,几经翻海洗天河(汉元)。祖生击楫言终践,杜老忧时泪尚多(汪精卫)。已见川原罢征战,且将忠信涉风波(瑞星)。江流浩瀚春如海,付与群生饮太和(田桐)。当时耀月并以“姑山、三用前韵”为题赋诗云:“小姑峰如染,亭亭出上游。纵横扬暮意,苍翠在中流。江海真虚壑,乾坤等系舟。百年聊一寄,匆遽自淹留”。
孙先生一一阅毕,频频顿首称赞,尤对耀月的“江分两派流”句和汪精卫的“祖生击楫言终践,杜老忧时泪尚多”连连说好。至鄂,受到黎元洪安排的两镇统制作前站迎接,武昌城旗翻五色,万人空巷,欢呼之声如浪似潮。次日黎又陪孙先生访问首义发难处楚望台,给武昌起义志士们以极大鼓舞。孙中山又在都督府作了《共和与自由之真谛》的著名演讲,旋又与首义志士在一起留下难忘的合照。之后或访游或凭吊或参加集会发表演说或雅集吟咏遂使鄂中上下各界趋于同心,共商国是,务达共和之目的。
孙中山辞去总统后,投身于实业发展,袁世凯心存鬼胎,便发出邀请,1912 年8 月24 日遂即北上抵京。京事完毕又应山西军政府电邀莅晋巡视,9 月17 日偕景耀月、张继、胡铁城及奥人瑞纳随孙中山自北京一路向石家庄而来,下午到石家庄站下车,即去吴禄贞烈士殉难处察看并致哀。18 日又在娘子关视察了山西民军与清军鏖战的战场实况。下午抵达太原。孙中山一行受到山西军政界、商界、学界、实业界及各党派人士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并在各界人士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全国同胞奋勇直前,不避险阻,一定要真正实现共和的目标。下午同盟会山西支部又召开欢迎会,会后一同合影留念。景耀月也深感取得革命胜利回到故乡的欣慰,会见了山西原同盟会人士景定成、王用宾、狄楼海、姚以价等旧友,乘兴并为一学界后生书联:“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元年冬耀月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顾问。在议宪法中地方制度一章时,关于联邦制和统一制决定之际,众说不一,耀月引证古今,洽以中外事例做了大量论证,终于获得多数议员同意了自己主张的统一制度意见,从而废弃了联邦制,对于巩固国体避免分裂起了积极作用。还在临时政府刚成立时,他还上书孙总统应遣派大员分赴西藏、蒙古昭宣建国意旨,远慰边族以免列强伺隙分裂,可惜时事急迫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