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附记

十七 附记

景耀月有子五男而无女。

长子宁一,字匡,小名梦楼,生于1903 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宁一为人爽朗好义,谦和诚善,曾在洪洞、大同、怀仁、平鲁、岢岚、汉中、洋县等地任国民党政府县长,他不拘小节,没官架子,又不计钱财平易近人。他的这些品德多来自父亲的教导,当他出长晋北怀仁县时耀月得知,即以诗示儿:“谦尊六言无今古,圣旦驱儿亦戒骄。政令风行由恺弟,文书云集见情劳。德功堂号须牢记,慎俭家规要力葆。虐省民嗷齐待哺,休教和廪送官廒”。之后宁一将父训铭记在心,常以廉洁勤政自律,历任多有颂声。在任咸阳县时,得民众送牌“救灾救民好县长”,1944 年在解州城铁家巷还解救了一名党的地下交通员。

解放后因在国民党政府历任县长,开始判他为死刑,后经各任地调查民声尚好,改判有期,劳教中表现好,又因他有绘画功底,毛主席像画的好,多次受到表扬,后又得到减刑,释放后回村劳动。文化大革命时他为大队部墙上画了一幅毛主席像,不到两年被风雨剥蚀,大队领导在社员大会上叫他低头认罪,承认是他的原因 才将主席画像弄成样变色褪,后于1977 年病逝。他生有一男二女,子九岁夭亡,长女执中,又名雪娥,早已出嫁。次女雪妮,因在家乡的叔伯姊妹中再无男孩,甘愿留在景家继承爷爷这一根脉。直到二十多岁,才招了个女婿生有两子:光宇及岩。

次子亚丹,童名梦舟,人称宁二。曾就读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朝阳大学文学系。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任科员等职。

解放后政府因其仅任国民党政府一般职务,只判了三年刑期。释放后在村担任过扫盲教员,因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学员成绩突出,还被评为模范扫盲教员。文化大革命时,一天他正担着一对大揽槎给饲养室送草。忽然来了邻村一位年青人,手拿两张白纸,一见他就喊:“宁二,停住,给你一个任务!”宁二胆怯地问明,才知是邻村这个青年人生产队有一丧葬白事,队长叫他找人写对子,他去找小学老师,老师说不会写,他想来想去忽想到宁二,才来找他。宁二央求说:“并不是我不写,因我确实不能给你帮这个忙。”言下之意是四类分子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提笔。青年人怎知他的苦衷,立即板起面孔:“宁二,你今天写就写,不写还得写!”说着就把白纸掷在宁二面前,宁二没法在生产队长允许后,即铺纸提笔,一挥而就。他娶河南灵宝县苏时温之女苏碧卿为妻,生有三个女儿,执政、执礼、执圭。执政18 岁因病早逝,执礼毕业于郑州大学,任职卢氏县教育局,已退休。执圭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初于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工作,后又到河南神马集团职工医院任业务院长,已退休。

长子、次子皆为郑氏所生。耀月在北京再娶的二夫人又生景柔、景炎,是为三子、四子。沈夫人生景最是为五子。

三子景柔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国学底子扎实,尤其他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每作书信或记事多以毛笔书成。日寇入侵,北京沦陷,北大清华皆内迁于昆明,柔、炎也就随读于西南联大。景柔后来曾在爱国将领冯玉祥部担任过秘书,不久又于傅作义部任职,北京和平解放,随傅起义。建国后任职于国家建设部,时因师资缺乏,又转入教育界,在朝阳区豆各庄中学任教师、教导主任,晚年曾是朝阳区政协委员。景柔与吴建英结婚,生有一男两女,儿子景晓祁,女儿从母姓,名叫吴晓宝、吴新。解放后政治运动不断,景柔因历史和家庭出身影响,多年受到压制,文革中还挂牌游街,吴氏受造反有理影响,向上级提供他许多不实罪证,断然与他离异并带走子女,永不往来,景柔直落到晚年只能与弟景炎相依为命。于1990年去逝。侄女景执圭、侄儿景小玲、景小根赴京奔丧并将骨灰运回故里安葬。

四子景炎,曾就读于西北大学、西南联大。后于国民党四川军中任中尉军需。解放后,曾找柳亚子欲谋一职,却遇肃反运动开始,因历史问题入狱,至文革中出狱。因无妻小家室,被政府迁返回故里,安置在临沟荒崖边的一孔破窑洞中,穷愁潦倒,孤苦伶仃,籍以学识丰厚又博闻强记,因长于辞令又能低颜助人,所以多得乡人资助,还可勉强度日。文革中人人都要背下“老三篇”,他因系四类份子没有读本,在砖瓦厂干活中只听别人读几遍即可背诵。他因深得家教,诗词功底颇深,在河滩为生产队看庄稼时漫步河岸,正是当年他父亲赴陕赶考经过的渡口,即作了《河上步先父‘河亭遇雨’原韵偶成》:“往昔翁曾过,而今子又来。雄关祗茂草,古刹余荒台。浪浊鱼龙隐,峰青云雾开。临河怀大禹,济世思良才。”景炎虽不以书法见长,但对书法鉴赏确非一般,曾作书法三咏,今择其三:“古传八法偏攻永,偃仰平直久自精。袖底森森刀剑列,襟前隐隐雾云横。博天龙马无常态,戏海鲸鲵罕定形。若问群贤谁最伟,千秋宗匠在兰亭。”他还写有《风雷三十年》,收录了他从抗战胜利到文革之前各时期的诗词作品。他虽常处困苦之中,却能大度自解,泰然处之。在《春日榻上喜占》中写道:“鸟 啼枝桠花生媚,身沐春光意若仙。目倦残书浑欲睡,卧看雏燕不成眠。风飘粉蝶来扉里,雨送青山到榻前。须作大同千日醉,会瞻斗米一文钱。”足见其在食不饱腹昼长夜短的春日里困乏难熬之际,还依然目送雏燕意迎彩蝶,竟能黄莲树下抚出悦耳的琴声,非大襟怀者莫能处之!

自改革开放后,景炎头上的“帽子”摘去了,生活处境有所改善,但此时他的弟弟景最与妻子相继病故,留下三男一女全靠他来呵护,生活又陷入困境。后来国家落实政策,几个侄子就回到原来父母在大连的工作单位,得到安置。景炎只身一人来去自由,无牵无挂,于1981 年临近古稀离家云游流浪,最后流落到北京已退休的胞兄景柔处,靠着兄长的退休工资暂度晚年。不几年兄长病故,他的境况便日渐艰难。在笔者多次资助下,又拖着带病的身体往返于北京一些旧报藏馆尽力收集了先父景耀月的一些存世资料,此举于家于国意尤大焉!幸于他病故前两年将所集资料嘱托于笔者,时至今日才见诸于世。1994 年冬末景炎孤苦病逝,据说逝后多日才被邻人发现。1995 年春由侄女雪妮将骨灰接回故里安葬。

五子景最是耀月四夫人所生,景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解放前曾在傅作义部当军官,新中国成立后在大连铁路职工中学任教,1957 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大连一个农场,三年困难时期,一家人因难以维持生计,他们总以为农村易于糊口,就举家归里。不料新安置的家,破窑徒壁,接济无门,十多年后夫妻相继亡故。大女、二女已出嫁,小女与三个儿子小伶、小根、小川只好由兄景炎关照。几个儿女皆因生计维艰读书甚少。

耀月虽有五子,但孙辈不炽,宗祠几断,惟长子宁一之女雪妮所生之子光宇可鼎宗室,他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现就职榆次市山西福晋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他对曾祖父尚抱有深厚的血缘之情,矢志为将曾祖父景耀月的一生业绩弘扬于世奔忙着。

宁一长女雪娥虽早离景门嫁于韩姓,也常令其在京孩子——北京市海淀区法律事务所律师韩洪多方联系其曾祖父有关资料。他不失母望,尽力从多方搜集,为笔者也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宁二亚丹之女执圭,也曾多次专程去北京交道口和东坝河等处打听其祖父原墓地欲将遗骨归里,以全阖家心愿。

三子景柔子景晓祁早与母定居美国,两个女儿据说留在北京工作,均与景家未再联系。

一进院西廊

挑檐砖雕二十四孝图之一

二进院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