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可堪回首,苦甘二十春秋路。

《辛亥人物景耀月》一书终于付梓问世了。为完成这一文化工程,我真的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对历史上凡有所作为的名人我向为敬慕,因从中可得到很多做人的营养。景公耀月是百年前我的乡里一位非常人物,他不仅是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功臣,还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文才超迈的国学大家。二十多年前,我便着手搜集整理他的有关资料。其间,曾多次资助景公四子景炎,在其年迈多病的状况下整理了先父十多万字的珍贵资料。随后,我又几去北京、太原及南京等处的图书馆、档案馆和中山陵、总统府再予搜集,间于本土弥搜乡里间,造访知情者,集得险于湮没、难得再现的资料。编写中,反复增添易稿无数,虽目憔心瘁却情志愈炽,终成此书,记约20 万字。掩卷思之,良多味也,其中令我不解的是曾有不少“聪明人”或好心者指我此举是痴是傻,犯不着苦累自己。也确实是,在联系有关此书事宜中,我领略了太多的佛眉高僧眼低,真是饱得涩羹。现在想来,如果我真的是个“伶俐人”,大料是难成此项工程的。然我何以犯痴做傻,我也弄不清楚,可能是后人对此书的关注要比今人多吧。

曾有位名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没有风流人物,就缺乏了底蕴,失去了灵魂。所谓的物华天宝,山灵水秀,也会黯然失色。相反一个名人显现的地方纵然是穷乡僻镇,反而更令人肃然起敬。可见地灵乃人杰使然,有杰士名人的地方,便可兀峰突起峥嵘耀目了。这便是我要编写这本书的主旨---为芮城放歌,为中华人文添彩!

致贫为书苦,幸有知音者。感谢山西政协赵政民,山西日报杨玉印、李为民,运城市文物局李百勤,运城市文联张雅茜,晋中学院书法家李宇国,芮城县政府赵卫兵、卫亚敏、刘丰仓,芮城文联郭昊英等先生对此书编写的关注与支持。

还要特别感谢山西农科院的关超,芮城旅游文物局的景红波及同道好友苏子岳、崔治营、窦天运,张烨,王纯之、韩洪、薛光宇等曾在具体的帮助中付出的辛劳。

更应感谢董思白、景真、张辉、景军路、王仰志等友人在我奔波搜集资料期间共襄盛举慷慨解囊给予的资助。

更应提及致谢的是:年届期颐的省政协委员、山大老教授、著名书法家姚奠中先生乐于为本书题名增辉;当代诗人、原山大副校长李旦初教授欣然为本书作序并提出了宝贵指导意见;还有年逾八旬望重教育界的山西师大教授李孟存先生热情的为本书写了专论文章。

假诸方之力,天一方之美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即,唯以此献之。

因我一己之力及水平有限,望社会贤哲再集玉羽臻于完美,并希望有志于斯之专家学者为景公作品注释,其功大焉。

李金铭

二〇一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