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讳耀月事略
先生讳耀月,字太昭,山西省芮城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九年。少家寒,亲事垄亩。性好学,农隙恒借书手录,朗诵彻夜。怀大志,尝有“胸藏块垒谁能见,襟有风云众岂知”之句。年十八,入县学。后两年,举于乡。受书于阎敬铭先生,极蒙识许,誉为大器天成。是时,清廷迫于民意,预备立宪,诏各省遴选优异,外遣游学,被派赴日,肄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校,攻读法政。结识国父及胡衍鸿、宋遁初诸公,参加同盟会,戮力革命。
时同盟会初创,同志尚少。先生奔走呼吁,吸收俊杰,历次集议,多被推为主席。盖以意气轩昂,才华卓越,为人所慕。并创办《晋乘》、《夏声》等杂志,鼓吹革命。更与于公右任等发起晋豫秦陇学会,主张团结力量,协力革命。卒业返国,在沪与于公办《民呼》、《民吁》各报,以犀利之笔锋,竭力激发革命排满思想,揭露日本侵华阴谋。时才名已噪,与耆老景梅九先生,有“山西二景”之称。所办各报,并为民国前报纸销行最广者。未几,报为清廷抄封,严令通缉,乃赴东渡。值日政府应清廷之请,缉捕亦严,不得已又化妆间道赴东北,策动义军,联络志士,思出兵辽沈,直捣幽燕。惟以清廷严禁汉人留居东北,故少成效。旋又渡海至南洋各地,奔走革命。时安南初亡,其世族阮氏方领导复国运动,与之取得联络,决定安南先助中国革命,再由中国解放安南,故对中国革命多予方便。
未几,武汉首义,全国响应,先生亦即返国。革命同志及各省代表集议南京,成立组织中华民国会议,以山西省代表资格,被举为议长,擘画组织临时政府,厘定开国大计,日不暇给,每夕假椅上就眠者逾月。时南中义军纠集京沪,份子既杂,团结未坚,而满军南向集中,危机四伏,急驰喻各军,晓以大义,事得转危为安。而先生连日倥偬马上,臀股糜烂,血肉淋漓,污沾衣裤,不顾也。迨总理自欧返国,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先生手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并参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任教育次长,代理总长,兼任南京法政大学校校长。佐理政教,殚志竭智。
南北议和,国父辞大总统职。以北方党务尚无基础,将命先生北上,任山西省督军,并请黄克强由湖北以二千武装护送,因袁氏坚决反对,未果。袁氏继任大总统,政府北迁,乃聘先生为大总统府高等顾问。其后袁氏图谋帝制,组织筹安会,发起护帝签名运动,先生不肯签署,袁氏复私以巨金,亦严拒之。时目睹政治危机日深,乃联络同志成立政友会,用以反抗帝制,挽救危局。卒被袁氏解散。迨袁氏叛国称帝,遭监视者逾月。其后张勋复辟,更潜赴晋、豫各地,组织靖国讨逆义军,被推任总司令。嗣以军阀乱政,国事蜩螗,目睹萧蔷,心存拯世救人,绝意政治活动,历任国会议员,四处奔走,呼吁和平,推难解纷,为民请命,时人皆以鲁仲连视之。
北伐成功,全国底定,本其致力学术之志,执教于北中各大学校,专心著述,为国育才,及门弟子遍于南北。时与蕲春黄季刚先生合称“北景南黄”,谓先生以气行,黄以辞胜云。
“九一八”变作,心忧危亡,食不下咽,每论时事,即潸然泪下。及郑逆孝胥出任伪满总理,移书痛斥之。日人思藉人心浮嚣之际,分化我国,嗾使华北五省独立,饵诱吴子玉先生出山,局势险恶。先生面说吴氏,勉以大义,动以私情,吴氏终能不出,日人阴谋亦成画饼。二十六年秋,抗战军兴,山右沦陷,家产尽毁于炮火,夫人郑氏及幼孙相继殉难。先生数欲内迁报国,以遭监视未果。敌伪欲镇服人心,图引先生自重,力请出长伪华北政教及山西省政,复窥先生艰困,进巨金为寿,皆严词却之。敌伪怒,逮其两子,羁北平宪兵队中,刑笞交加,欲撼先生之志,但终不为少动,竟日闭门读书而已。倭之学者,时时踵门求教,阳为遵礼,阴实监视之,而先生心地磊落,直言无隐,反为感服。
先生既困处陷区,乃合其他学人耆老,立大夏学会,以忠义相号召,领导敌后工作,备极艰险,贡献亦大。吴子玉将军之能临危不屈,得先生之力为多。与陪都旧好居觉生、于右任、孔庸之、朱骝先诸公时通电讯,商略学会事宜,尝谓诸公为国宣牢,我为民族守节,纵不能为文文山,亦当为傅青主。其心迹可见。然以忧劳,时时卧病,终于三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殁于北平寓次,享年六十有三。遗著甚富,即将付梓行世。配郑氏。子五人:匡、玄、柔、炎、最。居正、孔祥熙。
据国家图书馆《革命人物志》第十集
谭人凤等致景耀月、于右仁、章丙麟等电
(1911 年11 月30 日)
《民立报》社转山陕景耀月、于右任,两广汪精卫、马君武,四川李肇甫,浙江章丙麟、汪寄生,福建宋渊湲,云南张大义,江苏章梓诸同志公鉴:民国渐次成立,请诸君速来鄂组织一切,并乞与敝处赴沪代表居正、陶凤集等接洽。
鄂同志公电:谭人凤、刘揆一、刘公、马伯援、孙武、胡瑛、田桐、蒋翊武、查光复、杨玉如、杨时杰、蔡济民、覃振、丁复等叩。
据《谭人凤集》湖湘文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