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月年谱
李金铭 辑录
景耀月(1882-1944)字瑞星,别署秋陆,定号太召,又号帝召,所用笔名甚多,有迷阳庐主、大招、秋阳、秋绿、少瘦生、太原公子等,山西省芮城县陌南镇寺前村人。
1882 年(清光绪八年壬午)出生。
是年三月初八生。父景寅亮,祖父景百康,祖上原自江苏丹阳,元末迁来芮城陌南镇,耀月当是到芮景氏之第十八代。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 年后太平天国革命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统治,并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
是年孙中山16 岁,蔡元培14 岁,章太炎13 岁,吴景濂10岁,黄兴8 岁,狄楼海8 岁,南社发起人陈去病8 岁,居正6 岁,廖仲凯5 岁,高旭5 岁,陈其美4 岁,于右任3 岁,胡汉民3 岁,孔祥熙2 岁,马君武1 岁,章士钊1 岁,王用宾1 岁,蔡锷、宋教仁生。
1883 年(清光绪九年癸未)2 岁。
弟耀斗生。
汪精卫、阎锡山生。
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四岁。
四岁始承家教,启蒙习读,初显天赋不凡。及后,妹秀清出 生。
蒋翊武生。次年黄侃生
1887 年(清光绪十三年丁亥)6 岁
南社发起人柳亚子生。
1891 年(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十岁。正式就读私塾,之后深得师长郑先生赏识。1894 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3 岁。
中日甲午战争暴发。次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897 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十六岁。
是年春,耀月入县学“西河书院”,承孙渭渔、王翰曾二师精心施教,学业大进,尤于古文、诗显著。
1898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7 岁。
继续就读于西河书院。
6 月11 日,“百日维新”开始,9 月21 日,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遇难。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转而鼓吹立宪保皇,深遭民主革命派批驳。
1899 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八岁。
清末名臣阎敬铭,退官归里,于永济虞乡王官谷设教授徒,是年春,耀月被荐到此就读,深得阎之识许,精研博采了先秦、两汉、六朝、唐宋诸家,学业长足大进。
是年冬耀月与恩师郑先生之女郑凤竹结婚。
1900 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 岁。
继续就读于阎敬铭门下。
北京出现“红灯照”后为“义和拳”,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暴发,八国援军入侵中国,8 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携光绪皇帝西逃。孙中山派人至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失败。
1901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二十岁。
英人李提摩太用山西赔款在太原创办西学专斋。
耀月被地方官选送山西最高学府——山西令德堂就读。
是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奕劻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2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十一岁。
经山西巡抚岑春煊奏请,是年三月以令德堂为基础创办山西大学堂,设中斋、西斋,始设理化新科,耀月就读中斋,兼学算学、法、政。
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二十二岁。
山西因教案之嫌,依辛丑条约秦晋合闱,耀月赴陕应试,渡河遇雨,遂赋《河亭遇雨》一诗。过华山又作《过华阴》七绝一首。揭榜,得中副元举人。
是年,长子宁一出生。
五月,邹容《革命军》在上海出版。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上海《苏报》发表。陈天华之《猛回头》,《警世钟》亦在各报发表。
1904 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二十三岁。
山西巡抚张曾杨遵诏,从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学校、山西武备学校遴选50 名学生外遣游学,景耀月为其中之一,过朝鲜渡海抵日本马关作《过马关》一诗,记临恨地。到东京先入神田经纬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攻法律。在接触大量革命读物后,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化。
是年黄兴、刘揆一、宋教仁等在长沙建立华兴会;章炳麟、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
当景耀月一行留学生抵东京,在新桥车站下车,受到先一年来留学的景定成、何澄等的迎接。
1905 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二十四岁。
8 月13 日在东京富士见楼与众留学生听取孙中山“要把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演说,耀月等留学生很受启发,在8 月20 日同盟会成立时便首批加入。
同盟会成立,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工作,成为全国性革命组织。其政纲为“驱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发刊《民报》,对改良派展开论战。
11 月日本政府文部省颁发《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参加了中国留学生反“取缔”风潮。
是年冬同盟会活动暂处低潮,受命回国开展工作,在家乡改私塾、书院为民办学堂。
1906 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十五岁。
章太炎来到东京加入同盟会,主笔《民报》,耀月在不断为《民报》撰稿中得到章太炎的赏识,渐渐文声大震。同时还为留学生报《国报》撰写文章。
1 月与景定成、王用宾等积极参加了收回山西矿权的斗争,并以所学法律知识致函外务部收回矿权。10 月29 日在东京召开的追悼义士李培仁大会上,宣读了受大家委托所写的《祭义士李静斋文》,之后发表于《汉帜》第一号报上。
春,孙中山在东京同盟会总部召集会议,采纳了他关于革命起义必须统一指挥,各地及时相互呼应支援的建议,和景定成“南响北应”的思路。在对同盟会主要成员分工时,他与于右任负责我国北方的起义联络。
是年担任同盟会总部文事部、政治部干事和留日同学会主席。
与留日同学李镜蓉合译了日本文部省检定的小泉又一所著师范学校教材《教育史》一书。
是年,次子亚丹生。
从本年起同盟会先后领导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廉上思、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 年的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
11 月27 日《民报》在东京锦辉馆召开周年纪念会,孙中山、章太炎发表了演说。
1907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二十六岁。
与在日留学的同盟会员景定成、王用宾等创办《第一晋话报》、《晋乘》等革命报刊。《第一晋话报》月刊。出九期,因“言论过激”被禁停。《晋乘》,出三期,因资金不济而停。
夏,从国内回到东京向孙黄汇报了北方开展工作情况,受孙中山委托又与田桐等起草了“三民主义”文件。
1908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二十七岁。
在民报上发表署名太原公子的《山西讨满洲檄》,因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积极反清,招来清政府摒弃,便从公派留学生中除名,自谋留学费用。
与狄楼海合著《自治政见》,于东京《国报》发生社发表。
是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死。
1909 年(清宣统元年己酉)二十八岁。
经近五年的勤工俭学的努力,终于是年顺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获法律硕士学位。
秋,于右任在上海主笔的“民呼日报”遭查封,孙黄即嘱耀月返回上海,继续办报宣传革命,10 月3 日创办《民吁日报》,耀月任主笔总编,因揭批日本侵华阴谋过激又被查封,仅存47 天,后流亡越南,与阮氏革命集团共谋革命之事。不久被孙、黄召回东京,多次返国,以上海为中心,奔忙于东北、华北、西北联络起义 事宜。
11 月13 日,与柳亚子、高旭、陈去病、俞剑华等同盟会员在苏州发起成立了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宣传民主共和反对满清专制。
是年末兼任上海中国公学教授。
中国公学1906 年成立于上海,本年由北四川路迁至吴淞。该校学生老师多是关心时事的爱国志士、先后任教较为著名的还有于右任、马君武、宋耀如、沈翔云等。景耀月主讲法律、倡民主、反封建,对青年学生颇有影响,其时胡适即为其门生之一。
民吁日报还登载他所译美国总统罗斯福游记《阿非利加猎兽记》及后来所译《法国战时短期证券之件》收录于《经济丛编》第二册中。还译俄威廉卢鸠《虚无党奇谈》等。
1910 年(清宣统二年庚戌)二十九岁。
8 月“南社”借上海张氏味莼园三次雅集,耀月均被推为“南社”社刊——《南社丛刻》诗选编辑。虽忙于发动反清起义事多不在上海,仍以笔为武器,发表大量文章与保皇、立宪派作斗争。
在上海期间还常去革命党人秘密联络议事处“惜阴堂”(赵凤昌宅)汇报、商讨革命诸事。
《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至1923 年停止活动。
是年9 月,因劳累致病景耀月在日本顺天医院做短期治疗,时挚友景定成曾予看望。
1911 年(清宣统三年辛亥)三十岁。
是年5 月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反对,湖、广、川等省尤烈。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之际,湖北新军中的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即于10 月10 日晚在武昌发动起义,一举成功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继而便有15 个省立即响应。
武昌起义成功,耀月以联系起义重点的山西也于10 月29 日起义成功,成立军政府。全国革命形势急剧好转。
11 月30 日在武汉的革命党人谭人凤、刘揆一等14 人特意电邀在上海的革命党人景耀月、于右任、章太炎等速来武昌参加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工作。12 月16 日南京光复,耀月为山西代表赴宁商讨开国事宜。受同盟会委托妥善调解了苏、浙等省民军矛盾。12 月25 日孙中山由国外回到上海。12 月29 日17 省代表齐聚南京,组成“组织中华民国会议”耀月任会议主席,在短短三两天内与同仁处理了大量重要工作,为举办总统就职大典打好了基础。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凭藉北洋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出兵向革命党要挟议和。
11 月7 日,凌晨革命党人清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被袁世凯暗害。
1912 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三十一岁。
1 月1 日,傍晚将要举行开国庆典,大总统就职宣言因秘书长林森之误未就,众推耀月急至侧室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在场同志均表赞成,服其才华,中山先生亦表嘉纳。
晚上十时,在总统府举行大总统就职仪式。景耀月以议长身份主持了大会,作了致辞,致贺词,并代表国民向大总统授印玺。
1 月3 日,景耀月被任临时政府教育次长,并兼任南京法政大学校长、众议院议员、临时政府参议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起草委员,时教育部长蔡元培作为议和专使离宁,景耀月即主持教育部工作。期间亲自制定了《师范教育令》、《国民教育令》、《壬子癸丑学制》、《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教育法规。
2 月12 日,清帝宣告退位。3 月10 日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政府总统。4 月1 日孙中山于参议院行辞职礼正式告退。
主持教育部期间,还设了国音讨论会,聘蕲州黄侃等人商榷厘分经籍古韵,皆因时事仓卒,未竟其绪。
4 月初随孙中山一行去武汉调解因建都地一事。
时全国组党高潮出现,4 月11 日,“统一共和党”在南京成立,推举蔡锷、张风翙、王芝祥、孙毓筠、沈秉堃任总干事;以殷汝骊、彭允彝、袁家平等为常务干事;以景耀月、吴景濂、周钰、肖堃、沈钧儒、刘彦、欧阳振声等20 人为参议;以禇辅成、仇预等25 人为特派交际员。其宗旨为“巩固全国统一,建设完美共和政治,循世界之趋势,发展国力,力图进步”。本部初设南京后迁至北京。同年8 月,与中国同盟会等合并组成国民党。8 月14 日,景在《民主报》发表《国民党与同盟会》。
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政府大总统,景耀月随议和专使北上抵京,为大总统高等政治顾问兼全国土地经界局督办。俱属虚职,旋与牛保才、仇亮创办《民主报》,8 月初和宋教仁等南社会员在北京设“南社北京事务所”。
9 月19 日与孙中山一行自京抵太原巡视。
是年耀月祖父景百康去世。三子景柔生。
1913 年(民国二年癸丑)三十二岁。
3 月,国会召开前不久,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于上海。4 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孙中山力主讨袁,然袁先发制人,国民党在江西、江苏等地军队均被袁军击溃,“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再度逃往日本。蒋翊武于9月亦因讨袁失败被捕就义于桂林。
4 月与于右任、杨铭源创办“政友会”并任会长,利用参与制定宪法同袁世凯周旋。还与仇亮办“民主报”作为同盟会喉舌。
年末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耀月以自由之身参与筹划创办了“东边垦地公司”。
阎锡山投靠袁世凯相互勾结,逮扑河东革命人士李岐山、张士秀,押送北京军警执法处。又与景定成等河东党人出面营救,改判有期徒刑12 年。
1914 年(民国三年甲寅)三十三岁。
耀月因处虚闲,于是年秋回乡一次,并偕狄楼海为恩师孙渭渔留墨,书一寿联:“只羡庐龙田子泰,会就辽东莞幼安”。
是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先后两次发表讨袁声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5 年(民国四年乙卯)三十四岁。
春,与牛保才、袁英等策动张作霖起兵反袁称帝,秘泄遭扑,政友会被迫解散,旋又因新华宫炸弹案,涉嫌被袁缇禁。
年末袁世凯利用耀月曾主持制定《临时约法》的威望,强迫他赞同帝制时,他说:“现在有人说,基于我国特殊国情,国体问题应行另议,我以为仍由国民公决为宜”,袁却指使报上删去他发言中“由国民公决”之主旨,因不赞同帝制,先是关押后虽令回家亦被监视。
5 月间,袁世凯指使杨度、刘师培等成立“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9 月,加快谋帝步伐。袁世凯又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 月宣布次年改为洪宪元年。12 月25 日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先后响应。
是年四子景炎生。
1916 年(民国五年丙辰)三十五岁。
是年3 月22 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仍为大总统。6 月6 日在全国人民声讨中忧惧而死。
袁世凯死,耀月身得自由。中秋归里,访古寺名观,9 月偕县长黄资鹤访县城西关延庆寺,得残碑造像数石。并作五律二首及 “答黄资鹤大令二首”亦为乡贤老张拱撰写了墓碑铭。又于县学为师生讲国内教育及时事政局。
袁世凯死后黄兴自美回到上海,病逝。蔡锷于袁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赴日就医不治而逝。
1917 年(民国六年丁巳)三十六岁。
7 月1 日张勋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举国反对,耀月潜返山西,集晋、陕、豫革命旧人组成“两河讨逆军”被推为总司令,积极准备讨逆。后又公开著文主张铸张勋铁像跪于中华门前,以泄民愤,以儆效尤。
铁杆保皇派刘廷琛因任复辟内阁仪政大臣,耀月不念师生之谊毅然致涵斥责他“附伪助逆,吹虚虐焰”!
1918 年(民国七年戊午)三十七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段祺瑞爪牙组织“第二届国会”,景耀月当即声明拒绝,退出国会组织,彻底从教。
是年五子景最生。
1919 年(民国八年己未)三十八岁
继续从教。
是年5 月4 日暴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曹锟被推为直系军伐首领。
1921 年(民国十年辛酉)四十岁。
归里省亲,适遇芮城县修志,邀为顾问,访查、编撰月余,留文颇多。并与县长牛照藻唱和多首。
回京时把当地木工名师史可鉴请去遍观北京民宅、官邸,打下草稿,准备为其建造新宅。
9 月为韩允西所著《海蠡斋诗集》作序。
是年7 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922 年(民国十一年壬戌)四十一岁。
春,新宅工程全面铺开。位于老宅崖上,占地40000㎡,并在新宅西200 米处建起砖瓦窑以供建筑用材。
“第一届国会”再度复会,耀月仍以山西代表任众议院议员。
11 月耀月提出查办法官案,由杨铭源提请召开紧急会议通过。
12 月13 日就内阁事致函议长吴景濂。
是年4 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开始,5 月奉军战败。曹锟控制北方政局。
1923 年(民国十二年癸亥)四十二岁。
4 月新宅正院南门落成,梁书“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丁巳月丁酉日戊申时,宅主景耀月景耀斗创建千祥云集”。
夏,已在北大任教的景耀月正在天津住院治疗肝病,曹锟在贿选名单上冒列其名,辛亥同仁张静江到医院探病,共同指责曹氏。
曹锟逼总统黎元洪下台,为“大总统”。
是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南社丛刻》停刊,南社停止活动。
1924 年(民国十三年甲子)四十三岁。
中俄建交谈判,耀月任中俄善后会议外交部委员,中俄善后会议财政部委员,国会选举事务局局长等职。他组织了国会议员对苏俄提出的保留意见进行了抗争,并参与处理善后事宜。
11 月孙中山应邀北上,耀月再度参与政事,与先生每谈至深夜,直至先生于次年春病逝。再度心灰,隐退从教。
是年9 月暴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胜,冯玉祥、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
1 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共产党人李大钊等出席大会,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1925 年(民国十四年乙丑)四十四岁
3 月12 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5、6 月间在上海爆发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从此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
1926 年(民国十五年丙寅)四十五岁。
耀月归里葬父,丁忧三月。其间访民间、查地域和搜集史料写了长诗“纪芮四首”和百余首绝、律、古风,极具史料价值。
是年2 月中共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7 月北伐战争开始,三路北上,战果辉煌。
是年皖系军伐段祺瑞下台。
1927 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张作霖二次直奉战争得胜后控制北方政府称安国军总司令,是年4 月逮捕共产党员李大钊,其时耀月通过张学良救出共产党员李经国。
4 月12 日和7 月15 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大批共产党人国共绝裂,第二次大革命遭到失败。
4 月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 月1 日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
1928 年(民国十七年戊辰)四十九岁
继续于北大等校执教并事训诂、考古。
4 月朱德、毛泽东率部在井岗山汇合。
是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历时十七年的北洋军阀从此覆灭。
1929 年(民国十八年己巳)四十八岁。
是年晋南连遭大旱,耀月上呈当局免除灾区田丁赋税,并呈请国际统一救灾会华北救灾协会,为芮城赈银35000 元,以工代赈,用于修筑了陌南北桥涵洞和北去解州的中条山大路。
1930 年(民国十九年庚午)四十九岁。
2 月,冯玉祥、阎锡山在太原商讨联合倒蒋,3 月21 日,发出倒蒋通电,11 月倒蒋失败。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视阎锡山为眼中钉,指令张学良攻打山西,阎逃往大连乞求日本相助,应山西各界恳请,耀月莅晋收拾局面,为消战祸,亲赴沈阳说服了张学良罢兵入晋,免除一场战祸。
其时先后数年受聘北京《益世报》主笔。
1931 年(民国二十年辛未)五十岁
是年9 月18 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耀月极为感愤写下大量诗词杂文发表在北京益世报等刊物上。
1932 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五十一岁。
3 月溥仪被扶为满洲国皇帝,曾是耀月恩人的郑孝胥出任伪总理,耀月即去信指斥他背叛祖国,遂与之绝交。
国民党要员林森任南京政府主席后,写信托司法行政部长王用宾到北京邀耀月到南京合作,被谢绝。
1933 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五十二岁
于北京为山西屯留人李炳卫所著《韵典》作序,全文5500 余字。阐述了国人自古至今南北语音变化及各代韵书的延续、要略及见解。
1934 年
国民党立法院院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居正曾几次着司法委员王平正邀他来南京,及南京政府请他出任“全国海关总监”之职均被一一拒绝。
日猷内滕派伪满赖、黄二人从东北抵京几次求见耀月,敦请出 山准备维持华北,皆被严辞拒绝。
是年10 月红军开始长征。
1935 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五十四岁
因肾病而暂停教学半年。家乡房屋建设基本轮廓已就,因资金不济全部停工。
是年日寇侵占华北,北京沦陷。
12 月9 日爆发北平爱国学生运动。
是年章炳麟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
1936 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五十五岁。
西安事变,耀月电讯张学良,及陕北中共中央,提出他的一贯主张“息党争、顾大局、止内战、团结御敌、共挽危亡。”
为团结一切爱国力量,毛泽东亲书一信,通过华北地下党组织派人拜访并邀他去陕北,时因有肾病住院未能成行。
1937 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五十六岁。
北京沦陷后,耀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与同仁成立了“大夏学会”、“朔社”等抗日爱国文化团体。
吴佩孚受日本之邀欲出长华北,耀月以大夏学会、朔社代表往说吴氏“在民族危亡大事上,万莫步石敬瑭、张邦昌后尘,做千古罪人为万世所唾骂!”终使吴佩孚醒悟,拒绝伪职。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日军亦派山田新吾挟中华名人录再请耀月出山,他当面斥道:“要我做第二个郑孝胥,休想!”
1938 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五十七岁。
时北京日猷因耀月是中国当代教育开创人,故又连连摧他出长北京教育。对日伪的痴人作梦只好以“老病无用”、“已长期脱离政治”为借口一概拒之。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三子景柔、四子景炎于是年春辗转来到昆明,继续就读于西南联大。
是年末国民政府华北党务收到景耀月报告之日寇敌情。
耀月责大夏学会成员张书成转告国民党党务委员朱家骅,防犯了日寇欲渡河攻取潼关进占西北的军事计划。
1940 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五十九岁。
是年三月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耀月不顾日伪淫威,毅然指斥汪氏叛国,出卖当年革命初衷的可耻,致信谴责并在信末附诗句云:“荦山有子侪家盗,可道作臣是国奴”。
1941 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六十岁。
春,日人借耀月曾言“我系文人无心政治”便在报上发表他为北京图书馆馆长,耀月见报极愤,即在报上登出声明“此事之前我并不知,老病在身,岂堪此任!”
在日伪的挟制下,其后数年耀月生计日渐困苦,身体也每况愈下,旧病未愈新患又加,但依然节守自励,赋诗言志。在《苍松》一诗中说:“大节不污千秋史,老怀常牵万里情。”又在《乔松》一诗里写道:“洒落冰尘外,留操万众看。”日本人见他终不为用,又常以文为敌,恨心日加,便多次搜查他的住所,百般寻隙、辱骂甚至用战刀背砍其腰腿,极尽侮辱折磨,后又将其子相继以抗日罪名逮捕。在如此险恶处境下,还在诗中写道“不得成仁就文史,拟将作冢旁夷齐。”
1942 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六十一岁。
时以多病之躯,少出减行,然不弃时日,写出不少时论诗作。还将旧作《长歌行》,作了整理其中有句云:“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还将《次韵黄季刚相思四首座中即呈陈汉元》亦行整理,其四有句云:“穆满不来瑶圃废,年年风打殿端铃”。
1944 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六十三岁。
上年冬耀月病情渐重。是年春,伪教育部长苏体仁受日本指使,以私人名义帮助治病为借口,强行从家中抬上军车,送往日本 操纵下的协和医院,硬行手术不予缝合感染恶化,终于四月二十三日逝去。葬于北京交道口山西义地。
数月后,在重庆的国民党政府得到消息才于夫子庙池新运会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蒋介石也赠一“松柏不凋”的牌匾。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得知消息后,也立即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景耀月先生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