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相邀 一拒一待

十二 国共相邀 一拒一待

蒋阎冯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便将阎锡山视为眼中钉,欲拔之而后快,遂派秘书长吴铁成到沈阳指令张学良入关攻打山西,彻底消灭阎氏势力。阎锡山自知不敌,便耍了个滑头,宣布下野,逃往大连,许以重酬乞求日本给以支持。山西局势惶惶不安,各界人士以山西无主,乃派代表到北京敦请耀月返晋主持军政大计,鉴于山西局势和父老的恳请,他当即应请返晋,成立了“山西善后促进 会”,以收拾局面,安抚人心。为了消除战祸,他又亲赴沈阳说服了张学良,停止准备进兵山西,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乱,使人民免遭刀兵之苦。阎锡山闻知罢兵,赶忙返回山西,遣其妹夫薄一众向耀月送来五万元大洋,并挽留他山西合作,耀月心中暗笑:“岂能与尔等奸诈之徒共事!”故一并拒绝说:“我靠教书生活,心安理得,你送来的五万元都是山西民脂,我岂能收,只要你今后多造福山西百姓,我就感谢了。”

国民党要员林森,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成功,曾任秘书长,孙中山逝世后,在蒋介石主持的国民党政府一直担任要职,他虽长景耀月15 岁且资历老,但对耀月的才华能力非常器重。他于1932 年担任国民党南京政府主席后,即写信托其司法行政部长王用宾到北京面交景耀月,郑重邀请到南京合作。而耀月虽与林森有旧,同为临时政府要员,与王用宾也是一同留日,参加同盟会,同操干戈的革命党人,情谊俱厚,却因他对蒋介石与自己的“停止党争,团结御外”主张不合,遂拒绝南去不与合作。即席又口占一绝答复林森,其序云:“太蕤(王用宾字)自南中来,出示子超(林森字)手书,挚友别来已久,晤言欢洽,谈及当前国事,太蕤凄然,予有感于此,即座占《息党》一绝,代复子超,并寄望于金陵诸君!”其中有句云:“共道谋邦无善策,岂知息党是康庄”,以明己意。

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院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居正,与景耀月即是同盟会故旧,又是挚友,昔日志同道合相濡以沫,曾为革命诸事并肩奋斗相携奔波,十几年来虽已分手各执其事,却总是念念不忘,虽知林森曾托人致信请其南来未果,越两年又着司法委员王平政等人几次再度邀请南来。不久南京又以政府名义邀他出任“全国海关总监”之职,均被耀月一一谢绝。

蒋介石

其时耀月还出任《北京益世报》主笔,前后数年间,以大量的文笔抨击日寇侵华的种种野蛮罪行。同时还倾心撰写了辛亥革命史——“共和开国”,据说书稿不下三十余万字,还有“解决国局书”等,可惜如此珍贵的书稿未及刊印、出版,便在之后日伪搜查中全部毁失。

“双十二”西安事变,蒋介石因兵谏被扣押,事关抗日大局,景耀月也曾电讯于张学良及陕北党中央,再次提出了他一贯主张的“息党争,顾大局,止内战,团结御敌,共挽危亡。”他的政治观点与中共主张相一致,故中共中央为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对敌,在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亲书一信,通过华北地下党组织派人登门拜访并邀他去陕北合作。但因当时他正患肾炎,医嘱需住院治疗,便与来人相约,一俟肾病少愈即去陕北。(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集》中即有此件)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北京彻底沦陷,因系社会名人,耀月即被日伪军警特务所监视失去自由,再加健康每况愈下,久之,终未成行,引为恨事。在送别延安来人时,曾有《送别》一诗:“忠义吾能勉,千秋人事同。客心属陕使,惆怅忆千重。”以志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