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研究
第一章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概述
一、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模型
三、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
1.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修订版(SPSI-R)
2.问题解决问卷(PSI)
3.方法-结果问题解决问卷(MEPS)
四、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1.基因和早期养育环境
2.人格因素
3.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4.乐观-悲观
5.希望
6.背景变量
第二章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中文版的修订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2.数据管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预测问卷的形成
2.预测结果分析
3.正式问卷施测结果分析
三、讨论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程序
4.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状况
2.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
四、讨论
第四章 社会性问题解决:当前形势及未来方向
一、社会性问题解决和行为失调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和积极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三、对青少年和其父母的问题解决的训练
四、用问题解决疗法来减轻和预防工作中的压力
五、对训练效果的普及性和持久性
第二编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
第五章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的研究综述
一、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抑郁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焦虑
三、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压力模型
四、问题解决作为压力-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变量
五、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行为失调
第六章 孤独感研究综述
一、孤独感的定义
二、孤独感的测量工具
第七章 孤独感问卷(ULS-8)的修订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3.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ULS‐8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4.大学生孤独感的状况
第八章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交状况的关系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交状况的简单相关分析
2.大学生社交状况对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逐步回归分析
四、讨论
第三编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网络成瘾
第九章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二、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界定
三、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
1.Young的ACE模型
2.Grohol的阶段模型
3.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
4.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
5.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
1.流行率
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交状况的关系研究
五、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网络成瘾
第十章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
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
四、讨论
第十一章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社交状况的中介作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2.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交状况的关系研究
3.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社交状况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
四、讨论
1.大学生孤独感现状
2.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3.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社交状况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4.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5.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编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幸福感
第十二章 幸福感研究综述
一、基于快乐论的幸福感研究
二、基于实现论的幸福感
三、两种研究取向的区别与整合
四、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现状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2.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现状
第十三章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幸福感研究综述
一、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主观幸福感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心理幸福感
第十四章 高职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问卷的修订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3.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4.高职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现状分析
四、讨论
第十五章 高职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1.高职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2.高职大学生幸福感对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3.高职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
四、讨论
第五编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与手机成瘾
第十六章 手机成瘾研究综述
一、手机成瘾的定义
二、手机成瘾的诊断标准
三、手机成瘾的测量
四、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
1.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
2.大学生手机成瘾与手机使用动机
3.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社交状况
第十七章 高职大学新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自尊、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1.取样
2.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孤独感、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的简单相关分析
2.高职大学新生手机成瘾倾向对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回归分析
3.高职大学新生自尊、回避型问题解决、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的路径分析
4.高职大学新生自尊、消极问题解决倾向、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的路径分析
四、讨论
1.关于自尊、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分析
2.关于自尊、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的路径分析
第六编 社会性问题解决训练
第十八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训练
一、儿童和青少年问题解决训练的研究综述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训练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
2.促进社会意识发展的问题解决训练
3.其他社会性问题解决训练方案
三、有效模型的共同因素
1.培训指导者
2.准备技能
3.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指导策略
四、问题解决训练的新进展
第十九章 家庭训练
一、对家庭成员进行问题解决训练的基础
二、社会性问题解决家庭训练的四种方法
1.教育(education)
2.辅助式训练(facilitation)
3.冲突管理训练(conflict management)
4.家庭系统改变训练(family System Change)
三、问题解决训练中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坚持
四、家庭参与问题解决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ULS‐8正式施测问卷
附录2
社交回避与苦恼问卷
附录3
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问卷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自尊量表
附录8 心理幸福感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