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
刘树娟、张智君(2004)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受社会、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网络使用者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平升高(Huang K.C.,2004),这种化学物质可令个体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这就给使用网络者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生理基础。第二,获得心理体验上的兴奋感与停止后的痛苦,可能对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具有重要意义,IAD发生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健康的互联网使用转变为病理性并加重的强化物。第三,IAD的出现除了生理、心理因素外,社会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互联网会让使用者出现社会性分离(social disengagement),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人际关系的冷漠可能也是导致PIU出现的一个原因。网络成瘾可能是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暴露方式,把问题完全归于网络使用者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