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1.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书奠定理论基础

本书的第一项研究内容就是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核心概念,并探寻支撑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广泛地查找、搜集与研究选题相关的背景文献、相关文献和最新相关文献,尝试从“资料的获取与挖掘”“方法的应用与评估”“理论框架的辨识”“研究结果的意义”等方面综述文献资料,为本书奠定理论基础。

2.构建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

构建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明晰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是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清晰了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才能有方向、有计划、稳步地实现建模能力培养,以及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3.调查分析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寻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的前提。研究的第三项内容是,基于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设计“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状况”问卷,调查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培养对策提供证据支持。

4.提出培养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物理建模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书的研究内容之四就是在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理论的指导下,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