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的建构
2025年11月22日
第四章 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的建构
在本章中,我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检验该框架的信度。首先,进行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的质性分析。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了35位物理或科学建模能力表现突出的专家建模过程中身心特征的原始资料,将这些原始资料转录为三十余万字的访谈文本。其后,对这些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由三个类属及其下的11个要素指标共同构成的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这三个能力类属是:“非认知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和“专项能力因素”。其中,“非认知因素”包含成就动机、专业兴趣、性格特征3个要素;“基础能力因素”包含分析力、迁移应用、自我发展、交流与合作4个要素;“专项能力因素”包含专业知识、专项经验、抽象思维、元建模知识4个要素。最后,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探寻我国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学生物理或科学建模能力培养问题时所关注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中的部分高频、强中心性和高突现词能反映研究者所聚焦的物理建模能力要素,再结合对高频关键词的因子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合并考察两部分量化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质性分析结论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