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
2025年11月22日
(一)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
1.研究的对象
本次取样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与已毕业的本专业同学沟通后,通过他们将测试题发放至任教班级实施测验。高一年级选取了镇江市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和苏州市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年级选取了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扬州二中是一所三星级高中,选取的班级为成绩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明德高级中学是一所三星级高中,选取的班级也是成绩水平相当的两个班;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四星级高中,选取的班级是成绩水平相当的一个理化班和一个理生班。
2.研究的工具
研究的测量工具为笔者在第四章所编制的“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量卷”。
3.数据的采集
对上述三所高中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笔者嘱咐其任课教师做好测试指导工作,指导学生仔细阅读问卷指导语,告知学生作答时间为30分钟。作答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收回问卷。测试之前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20分,剔除无效问卷18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8份。
4.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
由于问卷测题的编制结合了不同建模能力水平,照顾了学生物理水平差异,通过对各水平题目的得分率分析,大致可以判断出学生群体的能力水平。高一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主要为水平二,有接近水平三的趋势;高二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主要为水平三,有接近水平四的趋势。整体比较而言,高二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高于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