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具的设计
2025年11月22日
(二)测试工具的设计
1.双向细目表
根据中学生建模能力结构及能力水平划分,依照试题编制原则,制定试题双向细目表。依据该表编制物理建模能力测试试题一份,全套试题共有12道题目,包括三道单选题、四道判断题、五道简答题,每道解答题有1至2个小题。
2.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1)信度估计
为评估所编制测题的信度,分别利用高一卷和高二卷对20名高一学生和20名高二学生进行试测。由问卷的双向细目表可以看出,不同能力水平层次上进行测量的题目分布较为均匀,可以比较方便地将测试题分为两组。因此,笔者采用分半信度系数对本建模能力测量卷进行信度评估。按照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水平考察,对测试题进行分半,分半情况如下:A组包含题项:1,2,3,4,8,9-1,10-2,11-2,12-3;B组包含题项:5,6,7,9-2,10-1,11-1,12-1,12-2.题目总数为奇数,故A,B组不等长。
(2)效度估计
两份测试题内容效度的估计选取了逻辑判断法,通过与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的教授、同学们讨论,对高中生建模能力的五个层面和测量内容范围,以及各部分内容、各层建模能力水平的比重,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测题的性能是否能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及教育目标作出判断。分析结果:每一个测题与预定的测量特质间符合程度较高,整个测验与预定的建模能力成分符合程度高,编制的两份测试题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