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三、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晨半导体”)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无晶圆片上系统半导体公司,1995年创立,全球总部现设立于中国上海。图8为晶晨半导体产品中心信息。

图8

2018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了《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资料显示,晶晨半导体于2018年9月17日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公司是全球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的领导者,为多种开放平台提供各种多媒体电子产品,包括OTT、IP机顶盒、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产品。公司拥有高度优化的高清多媒体处理引擎、系统IP和业界领先的CPU和GPU技术,为付费电视运营商、OEM与ODM厂商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晶晨半导体通过各项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成本、性能和功耗优化。晶晨半导体能够提供Android和Linux的交钥匙方案,帮助合作伙伴快速部署市场,项目基本信息见图9。

图9

晶晨半导体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务起源于美国硅谷,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支持和销售分支机构,产品遍及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芯片供应商之一。

正如其名字所述,晶晨半导体是一家长期专注视讯芯片的半导体公司,所生产的智能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芯片和AI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TCL电视、创维电视、小米系列产品中(见图10)。

在A股中,华胜天成(600410)和泰达股份(000652)间接持有晶晨半导体股份;参股晶晨半导体的A股上市公司有TCL集团(000100)和创维数字(000810)。此外,华域汽车(600741)的全资子公司华域上海,直接持有晶晨半导体5.45%的股份。而其背后则为上汽集团股权投资基金实际控制的产业。

图10

晶晨半导体与同在科创板的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舰芯片”)相比属于优等,因为和舰芯片2018年净利润亏损26亿元。而晶晨半导体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6.9亿元和23.6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78亿元和2.82亿元。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角度来说,增速非常明显。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多媒体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其2018年营业收入23.68亿元,占比99.96%;其中智能机顶盒芯片的营收贡献率一直最高,2016—2018年,该项产品营收占比都在50%以上,分别为81.42%、76.29%、55.62%。在OTT机顶盒芯片零售市场中,2018年公司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一,在该细分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在晶晨半导体的销售客户方面,客户过于集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29%、59.65%和63.35%,集中度相对较高。

2018年晶晨半导体的第三大客户为小米公司,对其销售额为2.62亿元,占晶晨半导体2018年营业收入的11.06%;而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均为香港公司,对其销售额分别为5.31亿元和2.79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2.41%和11.78%。

另外特别点评一下另外两家企业:

一、中国通号(募资数额最高)

在申报科创板的110家企业中,中国通号以105亿元的募集资金暂列榜首,用于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也是110家企业中唯一一家申报科创板企业募资数额超百亿的企业。

招股书显示,中国通号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公司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产业链上的产品及服务,主要业务为设计集成。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通号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97.7亿元、345.86亿元、400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30.45亿元、32.22亿元、34.09亿元。

二、九号智能(业绩表现较差)

九号智能是唯一一家在2016—2018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连续亏损的企业。2019年4月17日晚间,九号智能正式拿到科创板的“准考证”。

据九号智能披露的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8年,九号智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53亿元、13.81亿元、42.48亿元。虽然营业收入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但是九号智能在报告期内归属净利润却连续亏损。数据还显示,九号智能2016—2018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58亿元、-6.27亿元、-17.99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九号智能也是目前申报科创板企业中首家尝鲜中国存托凭证(CDR)发行的企业。九号智能在招股书中称,目前CDR属于市场创新产品,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尚无先例,其未来的交易活跃程度、价格决定机制、投资者关注度等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CDR的交易框架中涉及发行人、存托机构、托管机构等多个法律主体,其交易结构及原理与股票相比更为复杂。再加之科创板价格决定机制尚未成熟,因此可能存在公司发行CDR在科创板上市后,CDR的交易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笔者寄语

科创板应实现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更加深度的融合。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在这方面常常会感觉力有不逮,科技创新离不开长期资本的催化和引领。资本市场对于促进科技和资本的融合、加速创新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