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股上市可参照母公司
伴随着分拆子公司上市科创板大门的开启,沉寂多年的“分拆上市”重回大众视野。当企业做大了,很多业务可以独立出来上市,“分拆上市”就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通行做法,将在科创板破冰。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依据有关规定,分拆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这意味着,过去数十年A股关于“分拆上市”制度的空白将被填补,上市公司难以实现的境内分拆上市,转而选择以“H股”或“红筹”形式赴港/美上市的情况有望改变。
市场曾经对“分拆上市”的主要担忧是:分拆上市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母子”公司之间涉嫌利益输送、财务报表“变戏法”、违规关联交易;分拆可能引发子公司占用母公司资金,损害母公司中小投资者利益,甚至“母子”竞争、同业不当竞争等问题;对于少数意在炒“壳”、卖“壳”的上市公司来说,分拆上市后的上市公司“壳资源”面临被滥用的风险。
“分拆上市”有利于子公司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满足融资需求,改善母公司财务状况。有的企业想激励子公司管理层,选择分拆上市,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有的企业欲通过分拆上市,向市场传递子公司业务成长性的信息,提升公司市场价值;还有的企业想通过分拆上市,重估成长型业务的资产价值。
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科创板的热情高涨,例如东港股份(002117)(见图36)、上海电气(601727)、乐普医疗(300003)、西部材料(002149)、金固股份(002488)、深康佳A(000016)、岭南股份(002717)、力帆股份(601777)等A股上市公司在多个渠道表达了相关意愿。除A股公司外,港股上市的威胜控股(03393.HK)、微创医疗(00853.HK)也已递交子公司“心脉医疗”的科创板上市申请。
图36
由于未上市的子公司融资能力有限,只能选择债务融资或者定向股权融资。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不仅能解决子公司自身的资金问题,还能改善母公司的财务状况。
例如用友网络(600588)通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业务模式的调整,拆分旗下利润最高的子公司畅捷通(01588.HK),并于2014年7月在香港上市,从而也成为首家在香港以“H股”形式、分拆子公司上市的A股公司,分拆后一年内用友网络的股价涨幅高达483%,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07%。
以下四类企业最有可能享受分拆上市红利:
1.上市公司子公司或部分业务处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良好,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相对母公司独立;
3.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部分业务有较大业务潜力,但暂时受制于融资规模;
4.上市公司业务跨度过大,计划缩减业务跨度,聚焦强化主营业务相对优势。
如图37所示用友网络(600588)在2015年最高价为43.57元人民币,如图38其子公司畅捷通(01588.HK)在2015年最高价为45.956港币,“母子”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非常同步接近。
图37
图38
沿上述思路可以得出,无论是“分拆上市”的科创股还是相关A股母公司,均可关联参照分析与参考。例如从母公司的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子公司科创股的技术面与母公司股价是否同步,还是股价有较大的价差,子公司的主营性质与母公司的影响和占比有多大。
科创概念股如图39中的复旦复华(600624)呈强势上涨之势,于2019年5月13日获得上交所受理。请再回看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复旦张江(01349.HK)科创板上市申请,期间A股与港股同步走出惊人的上涨行情。
图39
笔者寄语
从监管层来讲解,鼓励具有规模的主板上市公司分拆旗下科技含金量高的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上市公司孵化、培育科创企业。让这些科创项目获得更佳融资平台,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记,对于无法对比或可对比的企业较少的科创股一定要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