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译后记
南方六月的天空,潮湿的云、盈澈的龙舟水,和着那些零零碎碎的蝉鸣,这意味着离广州夏天的“烈焰”不远了。
也终于松口气,这本译著终于到了后记环节。厚厚一部书稿,似乎可以为我们三位译者的夏天带来几缕清凉和慰藉。
从2016年起,我开始关注娱乐理论发展动向,三年前开始筹划主编“娱乐研究译丛”。对书目的选择,咨询了德国曼海姆大学教授,也是娱乐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彼得·沃德勒的建议,他列了个书单,我选择其中几部,便共同构成了丛书的六部书稿。其间,我一直想着手写娱乐理论专著,但娱乐理论牵涉的学科或领域太多,没有长期的摸索,似乎难窥全貌,难免说出张狂、虚妄之语,遂作罢。
这本书的共同译者是赵伟副教授、江凌副教授。赵伟同时还在与我合作翻译《娱乐理论:牛津读本》,初稿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底出版;江凌之前与我合作翻译过《数字文化精粹》。感谢两位译者“共克时艰”的参与,这期间,赵伟度过了武汉“新冠”大爆发,江凌经历了上海近两个月的封城。在人心慌慌、性命攸关的风险社会翻译娱乐原理,这该是学术与现实之间拉锯一个见证吧。
我们的分工是:晏青(序言、第1—9章)、赵伟(第10—16章)、(江凌:第17、19—22、24章)。其中第18章、23章因已收入我之前主编的《娱乐传播研究读本》,这次对这两章重新进行校订收入。我对全书进行了统稿,宋宝儿、刘会、杜佳芸三位研究生参与了我所负责的部分初稿翻译,她们“专八”的英文水平为翻译增色不少。需要说明的是,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娱乐理论,今年“青门”两周一次的读书会上,我们用一个学期逐章细读本书的译稿,其间,各位博士、硕士对翻译问题提出了不少很“赞”的建议,为本书“增光添彩”,他们是宋宝儿、陈柯伶、侯涵博、杜美玲、刘钰、裴雨莉。本书涉及大量心理学概念和术语,翻译过程中还常请教心理学博士陈广耀副教授,在此一并感谢。还要感谢支庭荣院长对丛书出版过程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张毓强社长、责任编辑张莉莉、裴向敏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工作。
娱乐理论所涉知识甚多,翻译中肯定还存在不足。尽管终于译完,但总有点“放虎归山”、惴惴不安之感。不当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指正。
晏青
2022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