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有用吗?

早教课有用吗?

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

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

——万全《育婴家秘》

似乎一夜之间,早教机构席卷了所有的城市。经常有家长咨询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早教课有没有用?哪一家机构最好?这些都是直击灵魂的问题啊。

早教课有没有用,不可一概而论,得结合孩子的特点和机构的专业性来讨论。理论上来说,好的早教课是非常愉悦的体验,给孩子带来了单纯家庭生活难以获得的经验与发展机会。

不夸张地说,我带着孩子参加过全上海几乎所有的早教体验课。从婴儿游泳到宝宝足球,从音乐特色到运动特色,从国学到双语,从陶泥制作到糕点烘焙……有愉快的体验,但失败和失望的体验更不少。

我相信优质的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早教课没用,还研究学前教育做什么呢?我所在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开展0—3岁早教研究的,许多同事都是杰出的早教专家。不过,有用的早教必须是优质的早教。如果选择了质量低下的早教,往轻了说是大人浪费钱,往重了说,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中国古代就有提倡早期教育的著作。明代万全的《育婴家秘》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之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日之类”。

中国的孩子格外需要早教和托育服务,因为中国父母的就业率远远高于西方。在美国,许多父母会在孩子幼小时辞去工作,全职照料孩子。但中国父母中全职妈妈的比例远低于美国。因此,中国的早教职责主要是由祖辈负担的。在这种情况下,早教机构可以替代老人涉及他们指导不了的领域,覆盖老人教导不了的课程,成为城市父母的第二助力。

智商主要是先天的,但孕期和出生后的营养与后天教育也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比如0—2岁宝宝处于感知运动期,这个时期,身体的动作发展与智力发展有密切联系。如果鼓励宝宝多爬、多操作各种材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再比如宝宝0—3岁时,语言环境很重要。照料者要给宝宝各种语言词汇的刺激,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宝宝掌握语言这个人生最重要的工具。好的早教可以满足宝宝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需求。

不过,即便早教机构质量不错,每个孩子的特点也不一样。笑笑讨厌所有的早教课,每次去早教中心就从头哭到尾。这种对陌生人的排斥,笑笑比一般孩子更加强烈。他手紧紧抓着我的衣服,头也不抬。老师一开始很有信心,说新宝宝都会哭的,过一会儿就好了。但他大声哭、拼命哭、一直哭……直到下课。

“下次上课就好了!”老师说。可他下次还哭,一直哭,影响其他所有宝宝,只能抱出教室。就这样折腾了整整两年,最终我放弃了早教,直接送去幼儿园

早教报名费不给退怎么办?还好有弟弟。

雨果小朋友性格开朗,喜欢所有的早教课。他第一次上早教的状态绝对是可圈可点。记得那一年,我的研究生写早教论文时需要搜集数据,临时借了10个月的雨果冒充1岁宝宝,去某家早教中心上体验课。雨果笑眯眯地在地上爬来爬去,抓到什么都眉开眼笑。开始上课了,1岁宝宝基本可以站起来拍拍手、拉拉手了,只有雨果稳当当地坐在地上,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雨果会走路之后,就正式报名上早教课了。我们结合课程特点和需求(主要是口袋里的钱),选择了一家公立和一家私立的早教机构,每周去1—2次。

第一次正式上课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在老师面前走来走去,试图吸引老师注意。老师开始发玩具,他赶紧去取一个。旁边的宝宝也伸手想要,雨果就把自己手上的玩具给了别人。他在早教机构交到了人生第一个朋友,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早教课的一大作用就是给宝宝交朋友的机会,并学习和老师等陌生成年人相处。除了双胞胎家庭,孩子一般很难有机会长期、稳定地接触大量同龄伙伴。例如,今天雨果自由活动时先和好朋友致元一起玩小汽车,然后一起玩钓鱼。每次钓了小鲸鱼或小乌龟,他都会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连着竿拎着过来给老师看,还把手工课做的小乌龟带回家,说跟哥哥一起玩。

一天,快上课了,老师要求小朋友排队进教室。一个新来的2岁小男孩号啕大哭,就是不肯站到队伍里去。他的家长哄不住孩子,急得满头大汗。雨果突然从队伍里跑出来,跑到洗手池旁边,抽了一张餐巾纸,又跑到小男孩身边,轻轻地、温柔地擦他的脸,嘴里安慰说:“别哭了,擦擦吧。”

要找到高质量的早教课程,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托育机构。按照要求,所有的学前机构资质证明(如教育局审核批准办学的证明),都是会挂在前台的墙壁上的,家长一眼就能够看到。其次,要看机构里的教师学历资格,是不是有专业的学前教育或早教的专科、本科学历,有没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最后,直接和宝宝的老师交流,看她们和孩子的沟通是不是温和、回应性的。如果这三点都满足,那么机构的质量还是OK的。

市场上常见的早教机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促进语言智能的。促进宝宝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能力。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中非常重要。你会发现,在家时能言善辩的宝宝,到了陌生环境不一定肯开口。这就说明语言发展时期要给宝宝丰富的语言环境和更多的交往机会。

促进逻辑数学智能的。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通过适宜的早教课程,幼儿可以学习简单的推理,促进思考,变得喜欢提出问题、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对科学现象有兴趣。正规的早教机构培养的是科学探究兴趣,而不是“1+1”的答案。

促进空间智能的。这类课程强调宝宝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的感受,让宝宝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表现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形象的空间智能是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是几何学家的特长。建筑学家则融合了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

促进肢体运动智能的。许多早教课聚焦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这一点往往是老人抚养的孩子缺乏的。通过早教指导,可以帮助宝宝调节身体大肌肉的跑、跳、平衡、拍球等运动能力,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促进音乐智能的。这种智能主要是指幼儿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促进宝宝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通过欣赏、律动、演奏和歌唱等形式发展幼儿表达音乐的能力。

促进人际关系智能的。人际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商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际联系,能够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对团体合作很重要。许多优质的早教课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宝宝的人际关系能力的。

促进内省智能的。内省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但许多早教课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发相关课程。许多自诩培养小领袖的课程,并没有实现这些目标。因为婴幼儿时期,显著的内省能力还没有显露端倪。所以这类课程往往徒有其表。这种智能多在成人世界中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有出色的表现。

而促进自然探索智能的早教课非常少。在城市里,幼儿不太有机会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城市早教课一般来说更加侧重语言、社会、艺术以及运动类课程。

很难从装修上识别早教机构的优劣。装修得有档次,可不代表机构质量一定有保证。有一些简单的原则,可以向大家介绍。

原则一,如果这个早教中心向你大力推销知识学习、早期书写等学习型的早教课,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去!别去!别去!知识学习和写字等绝对不是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适宜内容。我随后会提到,什么时候是开始学习文字、书写和书面知识的最佳时期。

原则二,如果这个早教中心的环境是全新装修、带有异味的。我的建议是:暂时别去!并且通过摸、闻、问的手段,了解更多信息。许多早教中心为了吸引家长的眼球,经常置换鲜艳的塑胶地毯,定期重新刷彩色墙漆。许多装修材料并不符合婴幼儿环境质量标准,会导致甲醛等有害气体超标。家长可以闻一闻气味的浓度,摸一摸墙角和柜角的锐利程度,还可以问机构索要最新的空气检测报告

原则三,如果这个早教中心的老师向你大力鼓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建议是:尽量别去!真正理解婴幼儿早期发展的教育者都知道,人生是长跑,早期拼命发力,并不适宜幼儿的身心特点。急功近利的早教机构会把错误的价值观传递给大人和小朋友,对我们并没有好处。我国当前的托育师资水平实在是参差不齐,家长们一定要听取有教师资格证、有专业背景或早教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介绍,学会辨别错误信息哦。

随着早教课的开展,雨果交了许多好朋友,学会了分享玩具,学会了轮流和等待。专业的早教课也是家长们获得家教知识的重要途径呢。

随着各类早教课的经验拓展,宝宝可以学会许多本领,发展许多能力。当然,许多重视教育的家长会觉得,除了早教课,各类兴趣班的选择也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