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网络时代,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孩子没有以前的孩子快乐,今天的眼睛没有以前的眼睛那么明亮?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是什么不一样了呢?也许,是网络改变了我们。

具体来说吧,从城市到乡村,孩子都很无聊空虚。如果没有手机、电脑、电视打发时间,他们就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不仅城里的孩子不知道玩什么,农村的孩子也一样。怎么可能?他们背后就是山,门前就是树,屋后就是田,这是陶渊明和我们都羡慕的田园生活啊!该多好玩啊!

可这一切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手机等电子设施给所有的孩子打开了一个魔幻的超现实世界,那里光怪陆离、富有刺激,带来了宁静生活所不能拥有的高峰体验。

我们全家去安徽的山区玩,旅店老板的儿子和笑笑差不多大,六七岁的样子。雨果和笑笑在山上欢呼奔跑的时候,老板的儿子镇定地握着一部手机,一直在大厅的沙发上看动画片、打游戏。早晨我们出门时他就在那里,晚上回来时他还在那里。他妈妈训斥了他几句,把手机从他手里夺走,他一脸恼怒地站起来,嘴里嘟嘟囔囔地发火。

显然,拥有网络世界的孩子们并没有更加快乐。手机不可能24小时长在他们身上。一旦电子产品和他们分离,他们就好像断了口粮的瘾君子,茫然抬头四顾,并且逐渐变得易怒。

家长也一样。林博士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走路看,坐地铁看,上厕所看,睡在床上看,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他提前进入了老花阶段,我认为这完全是自作自受。

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一双黑亮的眼睛。但长大了,就不一定了。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是一个涉及民生、家庭幸福的难题。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的肺炎会导致千千万万的学生改上网课,一上就是这么久。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本来就高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实际上,我国青少年视力的整体情况也十分不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近视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初高中生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笑笑的眼睛先天就发育不好,可能是早产的缘故。小时候,我带他去单位。一个同事说:“你儿子好像有点对眼哎!”仔细看看,可不,笑笑的左眼珠经常停在近鼻梁位置。为什么早没发现呢?主要是笑笑太胖了,脸上肉嘟嘟的,挤得眼睛只剩一条缝,不容易看清。

眼科专家认为他是斜视,可能是远视眼。前者需要手术矫正,后者一定要戴眼镜。难道笑笑就这样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把笑笑出生以来的照片一张张摊开来求证,发现最初的两个月,笑笑没有任何斜视。左眼内斜是从第3个月开始的。那个月,我们买了一个婴儿玩具架,笑笑醒着时就躺在玩具架下面玩。那时他还开始看书,手上拿张报纸都能瞅半天。他看东西特别专心,每天盯着玩具架上的小熊看,全家人都觉得很有趣。半个月后,照片上的他出现了左眼轻微内斜。

这说明,孩子的眼部问题往往和用眼不当有关。当然,这也和笑笑早产有关系,他比其他婴儿更加容易眼睛疲劳。

西医动不动就说开刀,非常冲动。我想,不如先用自编的物理矫正法试试。不就是左眼朝右偏吗?如果每天使出浑身解数,哄笑笑往左看呢?从此,喂饭、讲故事,我都坐在笑笑的左边。其次,我一有时间就带笑笑户外活动。最后,严格杜绝手机、电视甚至读书等一切近距离视物的活动。一年后,笑笑的眼睛有了明显的改善,左眼的内斜逐渐消失。幼儿园入学时,他的视力测试正常。直到小学毕业,他的视力仍然正常。

不过,现在许多作业都要求孩子使用电脑。所以,他们的好视力还能够维持多久,我心里实在没底。

许多西方眼科医生都发现,太多的“屏幕时间”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导致近视、眼部疲劳和眼部敏感等眼部健康问题。比如笑笑在疫情期间过多地使用电脑和手机,左眼开始变得很干涩、敏感,经常会不自觉地挤眼睛。有一阵子挤眼动作特别严重,简直是挤眉弄眼。我立刻把手机换成平板电脑,并且增加了户外活动时间。慢慢地,他的挤眼睛频率降低了。

结合眼科医生的建议和我的个人经验,网络时代的儿童,保护眼睛有以下要点:

选择大屏幕的电子产品,越大越好!

3岁以下不建议使用任何电子产品。如果一定要网络学习,选用的屏幕越大越好。所以,网络学习时,孩子能用iPad就不要用手机,能用电脑就不用iPad,能用电视就不用电脑,能用投影就不用电视!

眼科医生建议屏幕上字体的尺寸应该是:人眼能看清相同距离文字的最小尺寸的3倍!把手机或电脑上的图像,投影在电视上,屏幕更大,辐射更小,孩子的眼睛相对不易疲劳。

避免屏幕亮度过高,把亮度适当调暗

除了屏幕大小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伤害就是屏幕上的强光。屏幕光线太亮,会让孩子的眼睛接受更多的蓝光刺激。儿童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很难完全过滤这种过量的蓝光,强烈的蓝光对孩子眼部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成人。傍晚的时候,如果房间已经比较暗了,就把屏幕也调暗一点,这样才不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太大伤害!

健康坐姿

小朋友上网课,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坐姿问题。没有了课堂上的约束,小朋友变得“自我放飞”起来:有时躺着,有时趴着,坐在椅子上也不自觉地向前倾,这些不好的坐姿,都在对孩子的视力和正在发育中的脊椎产生不好的影响。

爸妈就要多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了,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腿接触地面,自然放松,形成2个90度的角度。

增加户外时间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验光师Warford提出了一个护眼的“20—20—20原则”。每次孩子在用眼20分钟的时候就要休息一下,向20英尺外(约6米)的风景远眺20秒。不过,我觉得中国孩子更适合30—6—30的原则,每次孩子在用眼30分钟的时候就要休息一下,向6米外的风景远眺30秒。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明显降低近视的风险。这是日光对眼睛的独特保护作用,哪怕只是在户外静坐,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控制和减少电脑时间

想要保护眼睛的一大绝招就是减少孩子对着电子屏幕的时间。所以很多西方家长把“屏幕时间”当作一个奖励,孩子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才能获得30分钟的“屏幕时间”。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打个钩钩,达到若干个钩,小朋友就可以获得期待已久的“屏幕时间”啦!这里有一个模板,爸爸妈妈可以在后面写下你们家个性化的任务清单:

“电脑时间”之前,这些你完成了吗?

宝贝活动清单

认真刷牙

打扫房间

完成作业

45分钟运动

30分钟的阅读

整理书包

对于那些鲜少有机会去户外,又非得大量用眼的孩子,除了坚持眼保健操之外,必须积极地采用多种方法来保护眼睛。比如:

护眼冥想

播放一首喜欢的歌曲,家长和孩子全身放松坐在椅子上,双手摩擦20下。

闭上眼睛,然后用手掌轻轻扣在眼睛上,不用力挤压眼球。

确保没有光线穿过手指或手掌缝隙进入眼睛。

缓慢而均匀地深呼吸,倾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同时想象一个平静、愉悦的场景:天空或湖泊。这首歌结束的时候就可以把手掌移开了。

眼部按摩

眼部冷热交替敷。将一块湿纸巾或柔软的毛巾浸入温水中,另一块浸入冰水中。用温暖的毛巾覆盖眼睛周围。三分钟后,换成冷毛巾。脸上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起到刺激脸部和眼睛周围皮肤的作用。可以交替一两次。

洗洗脸、按按摩。用毛巾洗洗脸、脖子,温水和冷水均可。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额头和闭合的眼睛。可以用指腹轻轻地做圆周运动按摩一到两分钟。

变焦游戏

保持站立或放松坐姿。

竖起大拇指伸出手臂,双眼紧盯拇指。然后将拇指靠近脸前方约8厘米处。

再次移开拇指,直到手臂完全伸出。

重复三次上述动作。

想象一下在前方3米的地板上有一个巨大的“8”字形。

双眼慢慢地追踪这个“8”。

用一个方向追踪它几分钟,然后用另一个继续追踪。

不过,保护眼睛最有效的方法,如我前面所说,就是户外!户外!户外!中国医生在预防近视方面所能做的,就是通过OK镜等手段,减缓近视度数。但这些镜片不正确的佩戴有可能导致角膜受损,或者后续的炎症。

《自然》杂志等期刊的科学文章多次提出,哪怕孩子在户外只是静坐着什么都不干,无论发呆还是野餐,只要在户外的时间足够多,近视发病率就低。西方的孩子较少戴眼镜,这不只是因为家长限制了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更多是因为他们有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间。欧美孩子在学校里就有大量的户外时间,所以日晒充足,保护了视力。在中国,课间时间往往很短,场地也有限,学校里的户外时间远远达不到孩子的需求。所以,户外时间主要得靠家长带出去了。

近视一旦开始,就是一个几乎不可逆的过程。网络时代,限制孩子完全不上网是不可能的。孩子必须学会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保持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