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王稼祥
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 )。
A.《论新阶段》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4.下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地方予以修正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实现了( )次飞跃。
A.一
B.二
C.三
D.四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毛泽东思想
7.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牺牲、创造的主题是( )。
A.国家独立
B.民族解放
C.人民幸福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9.中国共产党是在( )成立的。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7年
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毛泽东思想
12.(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的新时期。
A.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
B.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D.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
13.在当代中国,( )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4.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 )。
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1935年遵义会议
C.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延安整风运动
15.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 )。
A.五个“统筹”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三步走”战略
D.科学发展观
16.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7.毛泽东思想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B.什么是中国革命道路,如何坚持革命道路的问题
C.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
D.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2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 )的问题。
A.时代化
B.现代化
C.中国化
D.大众化
2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时代课题。
A.领导工人运动
B.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领导中国革命
2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 ),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25.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 )。
A.1927年
B.1935年
C.1938年
D.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