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生态环境治理之道,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根本转变,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2)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达标排放,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3)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4)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严密防控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风险,着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