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

3.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上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 )

5.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 )

6.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 )

7.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和平赎买政策。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 )

11.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而不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 )

12.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

1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结束。 ( )

14.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政权。 ( )

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

16.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才实际开始的。 ( )

17.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的设想,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

18.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 ( )

2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先建设后改造的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