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
A.文化工作
B.政治工作
C.外交工作
D.经济工作
2.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成( )问题。
A.供给性
B.总量性
C.结构性
D.周期性
3.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优先。
A.利益
B.速度
C.人才
D.效益
4.( )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健全民主法制
C.社会公平正义
D.人民主体地位
5.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 )。
A.供给侧
B.流通端
C.分配端
D.需求侧
6.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科技
B.创新
C.政府
D.市场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发展多种经济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 )。
A.体制
B.形式
C.手段
D.人
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 )发展体系。
A.实体经济
B.社会进步
C.城乡区域
D.社会服务
10.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 )纳入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社会和谐
B.生态文明
C.政治
D.文化
11.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应该坚持( )的工作总基调。
A.保持稳定
B.稳中求进
C.积极进取
D.快速发展
12.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 )。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现代金融
D.现代服务业
13.(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1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 )。
A.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
B.中华民族大团结意识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5.(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16.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 )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A.2025
B.2030
C.2035
D.2050
17.(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民主协商
18.“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文明的核心应该是( )。
A.坚持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B.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C.坚持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
A.增进友谊
B.发扬民主
C.合作共赢
D.大团结大联合
2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 )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中国化
B.国际化
C.社会化
D.多元化
23.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A.群众
B.人民
C.公民
D.干部
24.(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选举民主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协商民主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 )思想基础。
A.中华民族共同体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文化共同体
D.利益共同体
26.(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27.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 )。
A.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B.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8.(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思想领域演化则是个长期过程。一旦思想领域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 )。
A.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C.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D.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30.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 )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部门效益
D.产业效益
31.下列观点和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文化强国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D.文化是一种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普适性精神力量,因此,要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完全没有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2.(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A.卫生
B.教育
C.就业
D.三农问题
33.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发展经济
B.发展教育
C.改善民生
D.扩大就业
35.建设( )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A.教育强国
B.经济强国
C.军事强国
D.文化强国
36.( )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A.收入分配
B.经济发展
C.科学发展
D.良好生态
37.( )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A.城乡社区
B.街道
C.政府
D.农村
38.人民健康长寿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群众提供( )健康服务。
A.全方位全过程
B.全方位全生命期
C.全周期全过程
D.全过程各方面
39.( )经验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
A.小岗村
B.枫桥
C.北大荒
D.南泥湾
40.“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核心是( )。
A.党建统领
B.人民主体
C.四防并举
D.三治结合
41.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 )的意识。
A.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D.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42.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快建立健全以( )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A.生态价值观念
B.生态环境质量
C.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