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2.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
3.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 )
5.小岗村包干到户等大胆尝试,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 ( )
6.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首先在《人民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 ( )
8.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于改变党和国家的历史命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 )
10.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
11.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十三大上。 ( )
12.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 )
13.“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的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14.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 )
15.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 )
16.我们党提出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 )
17.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 )
18.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 )
19.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 )
20.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 )
21.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 )
2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
23.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 )
24.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 ( )
25.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
26.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 )
2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又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 )
2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 )
2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党的领导这一中心。 ( )
30.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 )
31.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 )
32.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 ( )
3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
3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35.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 ( )
36.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 )
37.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 )
38.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
39.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
40.宪法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