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系统论述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矛盾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根本任务
根据此主要矛盾,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6.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7.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毛泽东指出:“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8.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1)总方针
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2)具体方针
(1)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2)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3)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4)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5)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9.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0.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