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2.(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A.中国梦
B.小康社会
C.大同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3.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引用三句诗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的历史进程的诗句是(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雄关漫道真如铁
C.敢教日月换新天
D.长风破浪会有时
4.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引用三句诗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梦的历史进程的诗句是(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雄关漫道真如铁
C.敢教日月换新天
D.长风破浪会有时
5.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引用三句诗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圆梦的历史进程的诗句是(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雄关漫道真如铁
C.敢教日月换新天
D.长风破浪会有时
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国家的梦
B.人民的梦
C.民族的梦
D.世界的梦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相统一的梦。
A.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
B.国家情怀、民族情怀、社会情怀
C.民族情怀、世界情怀、人民情怀
D.国家情怀、家庭情怀、人民情怀
9.“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说的是( )。
A.中国梦是世界梦
B.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机会
C.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D.梦想成真,必须实干
1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 )。
A.中华民族大团结之路
B.社会发展之路
C.人民民主专政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 )。
A.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
C.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力量
D.保障有力的军事力量
12.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 )这条主线。
A.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扩大内需
C.统筹发展安全
D.改革创新
1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是( )。
A.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 )的新征程。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5.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阶段安排看来,到2035年,我国将(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6.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 )年完成。
A.12年
B.15年
C.18年
D.30年
1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安排
18.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分( )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A.两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 )。
A.新发展时期
B.新发展方位
C.新发展阶段
D.新发展格局
20.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 )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C.社会主义新时代
D.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21.( )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A.发展理念
B.发展格局
C.发展方向
D.发展策略
22.( )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A.改革、和谐、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和谐、开放、共赢
C.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发展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3.( )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A.新发展理念
B.新发展格局
C.新发展阶段
D.新发展时期
24.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 )和谐共生问题。
A.人
B.社会
C.自然
D.物
25.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这一新发展格局是( )。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6.发展格局是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 )。
A.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B.市场主体的活力
C.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D.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27.(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创新
B.协调
C.开放
D.共享
28.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不平衡问题
C.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9.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B.发展不平衡问题
C.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0.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不平衡问题
C.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1.( )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A.人民
B.社会
C.经济基础
D.科技创新
32.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 )展览,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复兴之路》
D.《开天辟地》
3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以人为本
B.爱国主义
C.改革创新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以人为本
B.爱国主义
C.改革创新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 )。
A.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B.把中国梦的本质和意义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C.把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D.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3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2020年到2035年
B.2025年到2040年
C.2030年到2045年
D.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3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020年到2035年
B.2025年到2040年
C.2030年到2045年
D.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38.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创新型国家
B.世界一流强国
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9.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即在( )实现。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5年
40.(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41.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特征是( )。
A.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B.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C.扩大内需
D.扩大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