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选题
1.《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习近平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它们是( )。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而今迈步从头越
C.人间正道是沧桑
D.长风破浪会有时
2.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
B.社会和谐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3.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关系表述准确的是( )。
A.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C.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D.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国梦,必须 ( )。
A.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发扬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C.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
A.进行伟大斗争
B.建设伟大工程
C.推进伟大事业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 )。
A.创造者
B.见证者
C.领导者
D.享有者
7.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 )。
A.2007—2107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2012—2112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关于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表述准确的是( )。
A.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B.中国梦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C.中国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D.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9.中国梦是( )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A.和平
B.发展
C.合作
D.共赢
10.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决定的。
A.超前逻辑
B.理论逻辑
C.历史逻辑
D.现实逻辑
11.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国精神
B.中国模式
C.中国价值
D.中国力量
12.( ),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A.为人民谋幸福
B.为人民谋复兴
C.为民族谋复兴
D.为民族谋幸福
13.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即( )。
A.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有( )。
A.在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B.在政治建设方面,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C.在文化建设方面,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5.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有( )。
A.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这个阶段的变化有( )。
A.高速增长的经济循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循环
B.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C.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D.国际市场有效需求萎缩
17.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 )。
A.立足新发展阶段
B.贯彻新发展理念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D.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18.构建新发展格局是( )。
A.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主动选择
B.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C.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D.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19.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
B.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C.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D.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有先后顺序的,三者互相独立
20.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全民共享
B.全面共享
C.共建共享
D.渐进共享
2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需要( )。
A.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
B.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C.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
D.从系统推进把握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