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1.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相互矛盾的。 ( )

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 )

3.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 )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 ( )

5.良好国际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改革开放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 )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

8.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 )

9.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 )

10.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 ( )

11.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能搞多党轮流执政,也不能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 )

12.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 )

13.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 )

14.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 )

15.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16.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

17.可持续发展不是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简单移植。 ( )

18.统筹兼顾,其核心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

19.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不只是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还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 ( )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