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台

立言台

沿立功长廊拾级而上,前面就是“立言台”。立言台上,建有“立言亭”一座。立言亭内,铸有一尊阳明先生的坐像,像在冥思,你可以与他对视而坐,进行心灵对话,也可与这位圣人合影留念。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立言”的三大基石。立言台,与前面的立德亭、立功廊一脉相承,都是为了纪念圣人王阳明之“三不朽”。

明正德十三年(1518)三月十九日,王阳明深入龙南基层考察民风教化情况。他去了县城集贤坊瞻谒文庙。在文庙的观德亭前,“见栋宇不支,咨嗟久之”。眼前的朽栋腐梁,残墙断瓦,蛛网结尘,让王阳明眉头紧锁,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时任龙南县教谕缪铭在其所写的《重建庙学记》文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形:王阳明看到破败不堪的庙学,认为是人们对文庙的不虔诚,官府对教育的不重视,才导致了有人进山做贼。回到住所,王阳明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当日便写下了著名的《观德亭记》。文中写道:

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

其心学思想融入其中,表达出王阳明高度重视民众品德修行的理念。

之后,王阳明将平乱缴获的部分钱物资助给龙南修复庙学,并责成龙南当地民间绅士李淳、月华亲办督理,在县城官衙旁修建了一座集讲学、祭祈、藏书于一体、功能齐备的学宫,而后聘请当地多名有影响的童儒任教,出资刊印王阳明为办社学撰著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规范礼制,纠正偏移的良心。王阳明亲自起草并颁布了《谕俗文四章》《谕龙南乡约一章》《告谕龙南一章》等一系列县治措施,批评了龙南地方官府的一些恶习,罗列了民间在丧葬、婚嫁、求医等方面的一些旧俗陋习,提倡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并严令以“十家均罪”的方法连带处置,教诫人们要“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相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倡导团结和睦、弃恶扬善、互让互谅、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并在龙南开展了社会治理、整肃乡俗、教化民众、提高民众道德素质等“破心中贼”的“正心”试验。王阳明的“立言”和“知行合一”,刺醒了当地官府,让官员们羞愧难当,于是按照王阳明的教化理念和修行措施逐步落实。自此,婚嫁从俭、丧葬就简、破除迷信等在龙南渐成风气。这些做法,此后在南赣推广。《谕龙南乡约一章》等县治文件,也因此成为《南赣乡约》的雏形。

立言台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立言”,宣教他的心学学说。王阳明在平乱立功的过程中,也是巧妙而成功地运用了其心学思想,故能屡战屡胜。

清代杰出诗人、著名学者王士祯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阳明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阳明为“王文成公”。为纪念王阳明平定叛乱造福龙南百姓,南武当山景区还兴建有阳明书院,整体以院落形成围合建筑空间,主体纪念建筑三进开间古建,展示王阳明生平事迹、主要成就、作品诗句,中厅正堂为讲学课堂,定期举行课外教育宣传活动,加大阳明文化传播力度。

大自然赐予南武当秀丽的山色,人类则赋予其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让游人领略到锦上添花之美。

南武当山脚下遍布万亩桃园,春暖花开时节,桃花竞相绽放,形成一片花海,呈现出“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景象。这个新开辟的景点“桃源胜景”,与民间流传的“神龟献寿”的传说有关。话说很久以前,南武当山这片地方还是汪洋中的一个小岛,岛上长满了桃树。有只千年神龟前去向王母娘娘祝寿,路过南武当山,发现桃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大桃子,便摘了一个品尝,桃子又甜又脆,他便决定采摘这里的桃子献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品尝了神龟献的寿桃,赞赏有加,问明了寿桃的来历。

让人想不到的是,南武当的桃子招来了大群的恶鹰在空中盘旋,它们四处侵犯来此采摘桃子的人们。这只千年神龟与恶鹰斗智斗勇,终于降服了恶鹰。

王母娘娘感念千年神龟的善举,就来到南武当山的上空施法,变成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王母峰,千年神龟变成王母峰上的一块神龟巨石,永远守护着武当这一片土地,保佑武当百姓永享太平。王母娘娘还把贪吃桃子的恶鹰变成了桃子,也就是南武当的特产“鹰嘴蜜桃”。

武当鹰嘴蜜桃果顶似鹰嘴,果柄凹陷,缝合线浅,两半较对称,果皮色泽鲜亮,呈淡青色,果肉白色、近核部分带红色,不离核。果品肉质爽脆、味甜如蜜,果品质量上乘。

山上奇峻险秀,山下桃园胜境,亭台掩映其间,春暖桃花嫣然,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雄壮的群山便又多了几分灵性。桃源胜境等特色景点,着力将南武当山建成集山地运动、宗教观光、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精品景区。走在景区,常能看到穿着五彩缤纷衣服的山地车爱好者,像风一样迎面驰来,时而加速,时而抛向空中,与赛道两边挺拔的杏树及背后高大的南武当山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景区连绵不绝的丹霞风光,又可以享受骑行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为丰富景区业态,2018年在山脚下规划建设了客家文化博览园等文化交流场所,开辟了特色美食商业街,围绕客家文化、本地风味进行打造,在装修风格、特色美食、旅游商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客家元素,让游客在景区饱览山川风光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客家文艺节目,挑选独具内涵的旅游商品,品尝地道的龙南客家小吃。尝一尝当地人现做的春卷、豆一碗、凤眼珍珠,听一听摆摊人地道的客家山歌,都能给人以身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