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火而暖热水潭

第三节 不火而暖热水潭

太平江从杨村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夹湖中部,夹湖先祖选择在太平江与中洞河汇合处建圩场,此处便被命名为“夹河”。后因夹河口上游200米一个叫花树的地方有个热水湖(也有人叫作“热水潭”),于是人们把“夹河”改叫作“夹湖”。花树这个热水湖后来也被人们称作“花树温泉”。

花树温泉位于夹湖乡夹湖圩东侧200米花树村境内的太平江畔,早年水位很深,当地百姓有去河里洗温泉的传统和习惯。

最先在夹湖开基定居的是廖姓先祖。廖姓先祖之所以选择在此立基,就是因为看中了花树温泉。据《廖氏族谱》记载,太平廖氏源于福建省侯官(福州市辖),始祖廖符三系闽之侯官进仕,在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因举茂材,由闽而仕广,官授广东省翁源县尉,在任三年,施政有声;至正七年(1347),辞官返乡务农,携眷回闽途经桃川太平夹湖热水,即今江西龙南夹湖乡花树村。时值隆冬腊月,廖符三不幸受寒染疾,滞留于热水。当地善良的山民指着热水潭温泉告诉他:“此水不火而热之,可浴可濯,君不妨一试,疾当自愈矣。”廖符三照着山民说的去做,跳入温泉池潭中,美美地泡了个温泉澡,结果病痛消除,全身舒服极了。廖符三穿好衣服,精神倍增,欣赏着周围的青山绿水,叹道:“此乃佳境也!”就再也不舍得离去,于是放弃了返回福建的计划,在夹湖热水定下居来。

花树温泉

花树温泉之所以称作热水潭,是因为它位于太平江河道拐弯处。江水遇坚硬火山岩壁阻挡改向,形成了一个深潭。传说热水潭是一处风水宝地,人称“生龙口”,有位十二三岁的少年,盛夏到热水潭玩水,忽见一只大红鲤鱼时而跃出水面,时而钻入潭底,跳蹦嬉戏。少年紧跟红鲤一个猛子扎到潭底,红鲤游进一大石岩洞,他紧随其后进入岩洞。只见岩洞内宽畅明亮,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在洞中纺纱,少年一脸惊奇。老奶奶停下纺车笑眯眯地看着他说:“孩子,你真有福气,可你光溜溜不穿衣服,不雅观,快回去穿上衣服再来玩。”少年一看自己赤条条一丝不挂,现出窘相,连忙转身跑出岩洞,浮出水面上岸。他将自己的奇遇告诉好友,并约上好友再次探访岩洞,可扎进潭底却怎么也找不到洞口了。

热水潭有传奇,潭边的温泉更神奇。据民间代代相传,自古以来,热水潭西边的温泉从没枯竭过,人们称它为“仙泉”。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泉眼里流出的水都是滚烫滚烫的,水汽中可闻到一股淡淡的硫黄香味,它“不火而热,可浴可濯,如染恙浴之,必获苏吉。”山民如果染上了皮肤疾病,只要到“仙泉”洗个澡,很快就会痊愈。更神奇的是,无论太平江涨多大的洪水,河岸边热水潭里的水都是热气腾腾。自古到今,只要不刮风下雨,花树村的男人都会在热水潭露天沐浴,他们因身体常年裸露而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皮肤,看起来是那么的健康和有力量。

花树温泉水过去由村民自发利用,2019年被政府列入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现已进入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经地质部门多次勘测,花树温泉带约500米,地热点有10余处,出水量2.5立方米/每秒,温泉出水温度为59-63℃,有的泉眼出水口水温最高可达92℃,含锂、硅水、氟水等,属热矿水。探明矿区地热水的远景储量为日采量4948.20立方米,矿区属中型地热田规模。

花树温泉规模开发利用指日可待。夹湖的明天一定会因花树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