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千年古树群
从全南县境的最高峰饭池嶂奔涌而下的桃江水,经沿途纳涧汇溪,在龙南市程龙镇秀才排,与从九连山源流下来的太平江汇合,形成了河面更宽的桃江。此时,河水继续顺流而下,滚滚前行约6公里,到达程龙镇杨梅村。这里河面宽阔,静水流深。
这里曾经有一个古老的渡口码头,叫杨梅渡码头。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杨梅渡码头是安基山人最早的水运码头,他们进山出山,过人运货,都要从这里渡船过江。杨梅渡码头既是山里竹木的转运站,同时还兼顾着河两岸的百姓往来摆渡。直到20世纪70年代,渡口仍然有一条乌篷船摆渡,由安基山林洞村一位林姓老船工日夜吃住在船上,坚守着乡亲们的过往职责。他是这个古老渡口最后一任船工。随着程安公路、林安公路的修通,通往渡口的道路已灌木丛生,杨梅渡口人声鼎沸的景象不复存在,只有码头上的几根麻石条,仿佛在向人们默默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随着龙南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2009年,在杨梅老渡口附近的桃江东北岸,建起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码头,并建有候渡的亭台,供游人登船游览桃江使用。
千年古树群
在这段桃江水路的北岸有一座山,叫卧龙山,南岸也有一座山,叫长岗埂。关于杨梅这个地名的来历,与这两座山有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白驴,腾云驾雾,日行万里,云游四方。他沿着桃江河一路赏景,当他云游到程龙地段的上空时,俯瞰大地,发现这地方与众不同,此地奇山碧水,风光秀丽,地形像一朵盛开的5瓣梅花,5朵花瓣即5个村庄(上围、下围,寨下、富坑、砚水)。只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山岭上却是草木稀少。张果老当即从挂在胸前的一串宝珠中取出两颗撒下,其中一颗是苦槠果,落在桃江北岸那座高高耸起的卧龙山上,神果立马在山上生根、发芽、茁壮,最后长成了百余棵苦槠栲。历经千年,卧龙山上繁衍成一处古树群;另一颗是杨梅果,落在桃江南岸那片绵延平缓的长岗埂上,神果立马在山坡生根、发芽、茁壮,最后长成了百亩杨梅树。这一大片杨梅树很快就开花、结果,灿烂了一方大地。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作“杨梅”。
位于桃江北岸的千年杨梅古树群,是赣粤边际独具特色的湖光山色自然风光旅游景区。杨梅千年古树群距龙南城区20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古树群依山傍水,这山叫卧龙山,这水是桃江水。山上的一大片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树干坚实,枝叶葳蕤。连片生长的百来棵国家一级保护树种苦槠栲,历经千年沧桑,依旧生机勃勃。间或有黄檀、红球、枫香、凿角、桂花等名贵树种。这些古树,大的胸径在3米以上,一般的也有2米左右,其中最大的一棵古树,要六七个成人才能合围住。
苦槠栲为壳斗目山毛榉科植物,四季常青,寿命可与松柏媲美。最能体现古生态物种风貌的,是那连着树干的树根。古树树根虬曲盘结,跟周围岩石结为一体,牢牢地扎进大地。树身布满苔藓,青峥峥,绿茸茸。斑驳的苔藓下,近观可见纵裂状的深灰色树皮,树根大半裸露。这些古树浮根千姿百态,宛如一条条卧龙,在树干底下的地面上怡然自得地酣睡。有的浮根悬浮于地面几尺高,有的甚至高达1米多。因年代久远,树身寄生着不同种类的蕨类和藤萝类植物。那攀附在古树上的古藤,蜿蜒伸展垂吊,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荡千秋的好场所,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情不自禁地坐上去荡上几个来回,享受原始古朴的纯真。古树枝纵横交错,树叶密不透风,如撑起的一把把巨大绿伞,为地面上的生灵避风、挡雨、遮阳。
有一棵古树,中间突兀地长出一棵小树,偎依着大树,大树垂下弯曲的枝条,好似慈母温情的双手,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人们给这一场景取名为“母子情深”。还有两棵古树,因为历经大大小小的电闪雷击,树身留下漆黑的树洞。古树们姿态万千,形态各异,人们走进这座原始大森林,仿佛穿越时空,思维会变得恍惚,一时分不清哪些是鬼斧神工的真树根,哪些是人工雕琢的假动物,那些千姿百态的造型,任由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给它们取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金秋时节,一团团苦槠果挂满枝头。无数的飞鸟在林中穿梭,攀附于树上,品尝这稀有的山中珍品。游人则把苦槠果丢进火堆烧烤,果壳爆开,果仁喷香。当地百姓会把苦槠果去壳,磨成粉浆,加上姜葱,做成苦槠糕,那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绿色生态美食。
千年古树群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走进树林,山风习习,鸟啼虫鸣,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愉悦,宠辱皆忘,名利淡泊。树丛中建有一座古庙,叫乌龙寺庙。寺庙的门坪前置有石桌石凳,供游人歇息静心,聊作短暂的精神皈依。千年古树群依揽桃江河,绵延5公里,供人们来休闲,回归大自然。
位于桃江南岸的长岗埂,却不见传说中的那一大片杨梅树。原来,据当地老辈人介绍,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各地大炼钢铁,杨梅村也不例外,土法炼铁炉星罗棋布,大片山林被砍掉用来烧木炭炼铁,长岗埂山上的杨梅树就在那时被砍光。幸运的是,卧龙山上的百余棵苦槠栲奇迹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2007年,在长岗埂的丘陵地带,办起了一所建筑独特、气势恢宏的成人培训机构——中国(深圳)家具产业教育学院。学院看中了长岗埂这块占地355亩,傍水依山,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在这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在龙全公路程龙段,进入龙秀村通往杨梅千年古树群对岸的家具学院路上,时常会有一辆辆客车驶过,那是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具产业管理人员,前往家具学院学习深造。这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为古老的千年古树群增添了现代社会的生气。
家具产业教育学院被一条桃江河所阻隔,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到达杨梅新渡口后,要乘船才能过去,进入校区范围。学员初来乍到,看到悠悠桃江河水清澈,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怪石峥嵘,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想要畅游一番桃江。
那就顺着河面漂流一段水路吧,让莘莘学子先享受一下杨梅村自然美景的洗礼。这段河流水面开阔平缓,深度在2米以上,深的地方有3米多。沿河杨柳青青,常能见到水鸟群飞嬉水,好一幅上下天光、岸芷汀兰的美好景象。
据当地老辈人讲,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传说曾有风水先生把此地称作“神龙口”,意思就是这里突出的弧形河岸犹如巨龙吐舌,正在尽情地吮吸着河水,龙身和龙尾是蜿蜒起伏的山峦。平视河对岸,山壁上挂着两个半浸泡在河水中的馒头状岩石,裸露的表面光滑耀眼,酷似和尚诵经时敲击的法器木鱼,所以这里也是建立庵堂庙宇的绝佳之地。为此,民国34年,安基山林洞村人在长岗埂的河岸边建起了一座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杨梅庵,祈保一方太平。庵里的最后一位住持是东江乡的陈姓僧人。杨梅庵为过往等候渡船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驿站。直到后来社会进步,陆路交通发展了,乘船渡河的人越来越少,庵里的香客锐减,庵堂年久失修,最后庵塌人去,现只剩下几块青砖碎瓦尚起唤起当地老人对往事的一些回忆。
古木参天,碧波荡漾,苍松翠竹,鸟语花香。如此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览胜,令他们流连忘返,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