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群众路线”的由来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习群众路线、贯彻群众路线、实践群众路线,成为当下党的政治生活热门话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线。那么,这一路线有怎样的由来呢?
党自诞生之日起,坚持的基本路线就是群众路线。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明确要求:“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到广大群众里面去。”1925年中央扩大执委会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三处提到“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解决红军给养问题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党的工作要在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之后,针对党内个别领导同志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党中央对群众路线基本观点和领导方法作了初步总结。这就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概念和思想的由来。
这个十分正确的路线的由来告诉我们什么?其一,“到广大群众里面去”。它告诉我们,党的一切生命力和战斗力都寓于人民群众之中,到群众中去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把党比作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人民群众就是大地,安泰与大地融为一体,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而脱离群众就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空中,不仅失去力量,还会失去生命。其二,“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它告诉我们,群众并不都有自觉的革命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群众做工作,调查群众,了解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和党一起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使群众的目标和党的目标相一致,党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其三,要“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它告诉我们,教育群众但不能苛求群众,领导群众但不能强制群众,群众同意的要迅速执行,一时没有想明白的要努力做通工作来执行,群众根本不同意的,就决然不能执行。同时,还告诉我们,许多决策和计划,最终要依靠群众执行,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
群众路线是党在延安时期臻于完善的,在其初始阶段尽管是那样得简约,那样得质朴,但给我们的启迪却是那么得深刻,那么富有震撼力。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党自一开始不仅找对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指导思想,还结合中国实际找对了革命和发展的基本路线。没有一个理论自一诞生就是完美无瑕的,但群众路线自一诞生就使党寻求到正确的道路,获得了最可靠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案例来源:根据侯树民《从“群众路线”的由来说起》(《解放军报》,2013年7月29日)改编。标题为编者所加
课堂讨论: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案例点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