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外交思想中的“和”与“合”
何为“和合”?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和”“合”正是其中精髓。习近平将中华文化当中的“和”“合”思想运用到外交理念当中,积极推进我国外交工作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
和 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2016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秘鲁国会的演讲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和 睦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历来注重学习,历来注重敦亲睦邻。
——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的演讲
我们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演讲
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和而不同
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合 作
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多元发展,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将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不移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
志同道合
中国成语讲志同道合。让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优化亚洲区域合作,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讲话
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
——2017年9月4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
案例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和”与“合”》(央视网,2018年6月22日)
课堂讨论:
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与“合”理念来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案例点评:
“和”“合”是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习近平将“和”“合”理念融入外交之中,开创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和”“合”理念熔铸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中。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三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五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六是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七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八是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九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是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