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和别人计较——引导儿童开阔心胸,心胸狭窄的孩子不讨喜

我不和别人计较——引导儿童开阔心胸,心胸狭窄的孩子不讨喜

古今成大事者,不但要有大志,一定也拥有宽广的胸怀。胸怀是人格的具体体现,具有宽广胸怀的人,能成为人格高尚的人,也势必是受人欢迎的人,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

然而,我们发现,生活中,一些儿童心胸狭窄,他们在生活中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同学、玩伴甚至是父母怒目相向、大发脾气,或者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精神上的养育绝不能少,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能不畏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残酷的社会竞争,依然能够傲然挺立,也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竞争和竞争对手,拥有比天空还宽广的胸怀,创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

其实,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教育方式,避免儿童狭窄心胸的形成,有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尝试:

1.父母调整心态,待人接物大方宽容,给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何待人接物、心胸是否宽广,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平时要待人要和蔼,一些针尖大的事情,没必要斤斤计较,更不要发火和出口伤人,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映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心胸要宽广,要宽以待人,对待他人要热情等。我们不但教育孩子这样做,我和他爸爸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不然没办法给孩子做榜样。”

“一次,楼上装修,卫生间防水没有做好,我发现家里卫生间居然滴水,我只是上楼好心地提醒了下邻居,也没有生气,后来,邻居为了道歉,还非要请我们吃饭,现在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还有一次,我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被一辆自行车刮了一下,手很痛,骑车人不断地说对不起,我看着有些红肿的手背,只告诉骑车人要注意安全,就让他走了。孩子问我:‘妈妈,你怎么让他走了?万一你的手骨折了怎么办?’我笑着对孩子说:‘没关系,妈妈的手不会骨折。一会儿就会好的。叔叔也不是故意的。他已经道歉了。’”

2.带儿童多出去走走,开阔儿童眼界

这是一位妈妈的教育心得:

“我们经常利用各种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行,确实收获颇多,尤其是孩子现在大些了,我们出去旅游的机会就更多了,我们去了内蒙古、海南、云南等好多地方,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教育孩子要有宽广的心胸等,但是,孩子却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令我们高兴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很少会再因为哪个同学比自己优秀而烦恼了。”

3.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儿童宽广的胸怀

古人云,读书使人明智,在书籍中,有很多名人故事阐述的都是教我们做人要心胸宽广的道理,引导儿童阅读这些书籍,远比我们家长的说教要好得多。

“我女儿从刚识字开始就喜欢阅读,她经常光着脚坐在地板上翻着书。”

“孩子最喜欢看故事书。一次,孩子在读到《将相和》时问我:‘妈妈,如果是我,我可不会背着荆条去认罪。’我知道孩子说的是廉颇负荆请罪的事情。我告诉她,因为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而蔺相如心胸宽广,以大局为重,二人携手,秦国才不敢侵犯赵国。还有一次,孩子读到韩信后来当了元帅,竟然宽恕那几个当年侮辱他的人的时候,不解地说:‘这么欺负人,怎么还饶了他们呢?’我问孩子:‘你想不想以后做出一番事业呢?要成就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这位母亲的教育中获得一些启示,还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告诉儿童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如不要斤斤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要欣赏他人的优点,不要嫉妒;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一条格言贴在孩子的桌子上,作为孩子的座右铭,让他自我勉励等。

总之,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靠自己的双手争取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最终与成功无缘。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品质培养,千万别让孩子原本豁达、宽广的胸怀被搁浅甚至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