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东我偏往西——儿童不服老师的管教,怎么办
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对于学龄期间的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儿童不服老师的管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柳先生五年前就离婚了,那时候,他的女儿小雅才3岁,而转眼,女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人们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难管教,柳先生现在才知道。而柳先生最担心的是小雅的学习,因为小雅严重偏科,通常来说,小雅在语文这门课上,都能考到高分甚至经常拿第一名,但数学却一窍不通,即使柳先生经常告诉小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小雅对数学还是提不起兴趣。后来,柳先生通过了解才知道,小雅最讨厌班上的数学老师,而这件事,则因为半年前数学老师对女儿的一次管教。
那天,柳先生急急忙忙下班回家,就开始做饭,稍后,女儿回来了。一进门后,女儿就把书包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柳先生不解:“怎么了,这么大脾气?”
“没事,做你的饭吧,我不吃了。”说完,女儿又拿着书包回了房间。
晚上,无论柳先生怎么哄,女儿都不肯吃饭。
柳先生这才想起来,自打那次之后,女儿好像就不怎么做数学题、看数学书了。
可能很多儿童都被老师管教过,大部分的原因都不外乎上课不听课、打架、考试成绩差等,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般都不服老师的管教,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雅会因此大发脾气。
那么,孩子为什么不服老师的管教呢?
1.逆反心理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生理的变化也带来激烈的心理震荡。当他们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以后,发现自己已不是原先的“我”了,幼儿时代的“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我”了。他们发现不但身体不是“我的”,就连个性也不是“我的”,而是父母、老师和其他人造就的。于是他们生气了。随之便与原来的“我”决裂,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要求独立、自主,从原先的一切依赖中挣脱出来,寻求真正的自我,独立意识空前强烈。因此,如果老师管教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又做回原先的“我”了,于是,他们急于发泄自己。
2.老师“不恰当”的管教
这里的“不恰当”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误解,比如,误认为学生偷了东西等。
另外,很多老师还沿用以前的“保姆式”的管教方式,而很明显,儿童渴望独立,很容易对老师的这种教育方法产生反感情绪。
3.繁重的课业负担
幼儿园时,儿童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玩耍,而到了一年级以后,他们需要面临系统的学校学习,还要做家庭作业、考试。如果跟不上这种强度的变化,也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不服老师的管教。
学习是每个孩子生活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如果孩子不服老师的管教,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其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厌学等。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能成为老师眼中的优秀者,希望老师喜欢自己,在学校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友好、亲密,就能使师生团结合作,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那些对抗也只是表面的,教师仍然是孩子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协助儿童获得老师的支持呢?
1.尊敬老师
尊敬师长,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老师辛勤地工作,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但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那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告诉儿童,你应该体谅老师的苦心,更要尊敬老师。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2.努力学习,用成绩回报老师
老师希望每个学生都取得好成绩,因此,对那些学习用功、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总是格外关注,因为他们是老师教学成果的最好证明,因此,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要想获得老师支持,成绩是最好的证明,学习成绩的上升,会让老师看到你的努力,自然会喜欢你。
3.主动关心老师
比如在某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可以协助儿童,为老师精心地制作一个礼物,并让孩子写上想对老师说的话,如:在给班主任老师的贺卡上写道:“亲爱的老师,这一年来给您添麻烦了,感谢您的辛勤培育。在新的一年里,我打算把各个成绩都提高一个层次,请您继续关注我,帮我一把,好吗?”相信,任何一个老师看了这张贺卡,都会被你的上进心所打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