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讨厌老师——儿童与老师关系不和谐,如何引导

我就是讨厌老师——儿童与老师关系不和谐,如何引导

作为父母,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我们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强调要尊敬师长、感恩老师,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儿童认识到老师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作用,要让儿童学会感恩。而同时,对于任何一个儿童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就免不了与老师打交道,而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父母,可能你也发现,孩子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应吧。从这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教育儿童要融洽师生关系。

另外,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而与老师关系不融洽,是导致儿童在学校叛逆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张老师是一位教龄长达30年的老教师了,她在某小学二年级任数学老师,她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最近,张老师发现班上一些同学铺张浪费,比如某个同学过生日,就送几百元的礼物,比如一些电子设备、手表、衣服等,小小年纪,就搞这些名堂,这怎么得了?若放任不管,这些孩子走了下坡路,想到这,张老师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

有段时间,张老师没收了这些礼物,一天课间时间,张老师从一位女同学的抽屉里发现了写有“生日快乐”字样的礼物当场收走。

这位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两眼喷火,恨不能上前咬这位特别“负责任”的老师一口。

张老师为这事,确实操碎了心。可是,没有谁理解她。

可能不少儿童都和故事中的这位女孩一样,由于老师对自己管得过于严格而厌恶老师。其实,不管老师做什么,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希望学生能成人成才。

为此,我们父母在教育儿童时,不但要督促其努力学习,还要帮助儿童理解老师的辛苦,理解儿童的老师更听话,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儿童和老师搞好关系:

1.教育儿童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老师从踏上岗位的那一刻起,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老师对学生严厉,也是希望学生学好,要问老师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成熟,希望看到学生从自己那里学到最多的知识。

因此,我们要告诉儿童:不管老师怎样严格要求你,你都要理解老师、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另外,用实际行动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培养儿童勤学好问、虚心求教的品质

如果你的孩子会认为“那个老师并不怎么样”,“他的水平太低了”,那么,你要告诉孩子:“等到你长大以后,你会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因为不管老师水平到底怎样,但老师之所以能成为老师,必当够格教你知识,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你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

3.告诫儿童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人无完人,儿童都会犯错,老师都能理解,并都愿意指正儿童的失误。而有的儿童明知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理服气,嘴上也死不认错,与老师搞得很僵。也有一些儿童,“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受过老师一次批评心里就特别怕那个老师,认为他是对自己有成见。

对此,你要告诉儿童:“错了就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学生。老师不会因为谁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了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

4.教导儿童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

在有些儿童心理,老师就是完人,老师不应该犯错,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也会有失误。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缺点的人。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可能的。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

我们要教导儿童:“如果你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相信,老师会感激你的指正。如果老师冤枉了你,不要当面和老师顶撞,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的关系。暂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再说。”

总之,我们要儿童明白的是,老师是他们的第二个家长,要尊敬、爱戴你的老师,和老师搞好关系,因为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他一生受益无穷,当儿童明白这一道理之后,对老师自然少了很多对抗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