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在课堂上捣乱——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我就是想在课堂上捣乱——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任何一名儿童,都要离开家庭、步入学校、参加学校的学习活动,如果儿童不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就是一盘散沙。然而,不少父母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在课堂上总是违反课堂纪律,不但自己不认真学习,还打扰了别人,这让家长和老师都十分烦恼,对此,我们要配合学校工作,为孩子制定规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学习。

然而,不少儿童一到上课时,就由以前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变成一个“捣蛋虫”,这不仅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扰,也让很多父母忧心忡忡,很多父母也被老师请到学校,希望能找到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真不知道您的儿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他这样总是捣乱,我没法上课,也影响了其他同学,希望你回去好好和他沟通下。”一位老师义愤填膺地对某家长说。

“我这个月已经是第五次被老师请到学校了,我儿子上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和同桌讲悄悄话,更为严重的是,一次他居然把篮球拿出来,和几个男生一起玩起传球,那个新来的英语老师被气得半死。”一位父亲说。

“我的女儿一点也不像别的女孩那样讨人喜欢,她在班上是个不受小朋友欢迎的孩子,她简直就是班上的‘捣乱大王’: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离开教室时,她在地板上爬来滚去地疯;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时,她推推左边的同伴、拍拍右边的同伴,不停地捣乱;游戏的时候,又很霸道,她喜欢的玩具就要独占,不让其他小朋友碰……”

其实,不少老师都遇到过这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孩子,只不过有的老师能“镇”得住学生,而有的老师天性温柔,就难免会受一些学生的“不敬”,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除了关心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也不要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校园生活,而第一点就是遵守课堂纪律。

一般来说,孩子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三种表现:

一是这些孩子不听讲,但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也就是不会影响到老师上课,也不会影响他人听课,但却在座位上做小动作,比如,玩文具、听音乐、看课外书等。

当然,这类孩子不听讲并不是为了让老师生气,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听进去老师上课的内容或者根本听不懂。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学习障碍。

二是自己不听讲,却还影响周围其他的同学。这类同学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新鲜事,甚至绘声绘色地为周围其他同学讲述,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是不和别人说自言自语,这就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声,既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一些同学自己不听讲,还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离开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对于这种孩子的这些情况,我们家长要明白,这是极度缺乏教养的,必须要给予干预,要知道,孩子进入学校,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进行,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最基本的尊重。如果每个儿童在上课时都不遵守课堂纪律,那么,老师就没办法上课。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怎么做呢?

1.告诉儿童遵守课堂纪律是基本的礼仪,也是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欢迎的前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过着“一个中心”的生活,这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所以会给别人留下霸道的印象。

对此,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告诉儿童,学生在学校以及与他人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礼仪应该从小注意与培养,这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不遵守课堂纪律,会让其他同学厌恶。

2.培养儿童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我们要让儿童明白,友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要获得友谊就要懂得从他人角度考虑,就不能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样,你的孩子会一生受益无穷!

3.与老师沟通,减缓儿童的课堂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地激励孩子学习,而过度的焦虑则可能影响儿童学习并引发问题行为。很多情况下,儿童的课堂违纪行为就是他们焦虑的结果。

实际上,要想让儿童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不仅会遵守课堂纪律,还会维护、支持老师的工作,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遵守课堂纪律,既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珍惜学业与集体的行为。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父母要与学校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并制定规矩,让孩子爱上课堂,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