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的局限性

服从的局限性

即便是那些伟大的学者也认为,要想指挥就必须学会服从,没有比这种谬论更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了。在过去,许多海军和陆军军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想一想英国的沃尔夫[1]和惠灵顿、纳尔逊[2]和邓唐纳德[3];在法国,拿破仑的元帅们在这方面至少配得上他们的统帅。

img

詹姆斯·沃尔夫

img

霍雷肖·纳尔逊

img

邓唐纳德伯爵

罗伯特·李[4]在西点军校的言行完美无瑕,没有一条违规的记录,因而被同学称为“大理石像”。谢尔曼[5]和格兰特[6]的经历和他恰恰相反,他们难以忍受那些琐碎的校规,常常不服管束。即便谢尔曼后来升任美国陆军总司令,在回顾往事时仍然挖苦道:“那时,和现在一样,衣着整洁、严守纪律是对军官的要求,而我想我在这些方面都不怎么出色。”至于格兰特,当他还是一名士官生时就热切地希望能够通过一项法案废除掉这些制度,这样他就不用再被它们折磨了。

将他们年轻时的记录与李将军的记录做个比较,任何研究心理学的人都会同意,如果有机会,他们在后面的生涯中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指挥官。同样,这两人中无论谁与李将军在战争的严峻考验中一争高下,他们胜出的可能性也更高。

img

罗伯特·李将军

img

谢尔曼

img

格兰特

模范少年很少有远大的前途,即便有,也会在面临重大考验时犹疑不决。一个完全遵守校规的孩子长大后不太可能通过打破职业陈规而取得成功——因为大部分的成功正是这样得来的。对于一个不仅是部队指挥官而且也是政府战略顾问的人来说,还要具备广阔的视野,这又降低了他成功的可能性。李将军的指挥才干不在于他传奇般的天赋,而在于他克服障碍的方式——这些障碍更多是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

[1]詹姆斯·彼得·沃尔夫(James Peter Wolfe,1727~1759),英国陆军军官,因在争夺北美殖民地时击败法军而留名,被称为“魁北克征服者”。

[2]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1758~1805),英国海军将领及军事家,在尼罗河口海战、哥本哈根战役及特拉法尔加战役等重大战役中率领皇家海军获胜。

[3]托马斯·科克伦(Thomas Cochrane,1775~1860),英国海军少将,第十代邓唐纳德伯爵(10th Earl of Dundonald),曾因批评上级而被逐出海军。

[4]罗伯特·李(Robert E.Lee,1807~1870),美国军事家,南北战争中南方联盟统帅。

[5]威廉·特库赛·谢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1820~1891),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将领。

[6]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美国军事家、陆军上将、第18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