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壮猷文存》简介
《方壮猷文存》这本书是由创作的,《方壮猷文存》共有28章节
1
导言 方壮猷的生平与学术
方壮猷(1902—1970),原名方彰修,学名方兴,字欣安,或作欣庵、新安、心安,又字闿元,湖南湘潭人,现代知名学者。方壮猷先生一生治学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中国文...
2
《商人妇》《缀网劳蛛》的批评
一 文学批评的任务和目的:一方面固在提出文学创作品的优点,鼓励作家,使其努力向上,和规正创作品的谬误思想,指导作家,使其改良进步;而他一方面则在把文学创作品的内...
3
中国文艺的起源
文艺的起源远在人类文化未甚发达,文字未曾创作以前。所以人类有文艺的历史比人类有文字的历史更长。这是什么原故:古今中西学者的解说很多,归纳起来有下之二说: 一,由...
4
词的起源和发展
一 中国文学的主潮,可以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自周代的四言诗,楚汉的辞赋,六朝的骈文以及五言诗,唐代的五七言古近体诗以后,五代两宋的词,元代的曲,可算最有精彩的时...
5
中国戏剧之起源
中国戏剧可大别为歌戏、化戏及技戏三类,而以歌戏为中心。歌戏本由原始民族的歌舞(Ballad Dance)演进而成。其起源较一切文艺为最早,据西洋人种学家及社会学...
6
白话小说起源考
一 去年我在复旦大学文学科讲授文学史的时候,讲到小说史的部分,对于宋代白话小说怎样发生的问题,因时间短促,未及作详晰的说明。当时颇有几位同学对于这个问题很有兴趣...
7
契丹民族考
一、 导 言 近代西方人士多称中国为支那(China),而亚洲西部及欧洲东部诸国人士则仍称中国为克泰(Cathay),支那之名大抵为秦字之转音;然西方学者之间犹...
8
匈奴王号考
一、 单于之称始于冒顿 古来北方外族君主之自称,有两种极通行之尊号,一曰“单于”,一曰“可汗”。此二语适与中国君主之自称“皇帝”“大帝”“大王”同义,单于之称,...
9
鲜卑语言考
一、 导 言 古代史家多认鲜卑为黄帝之裔,如《魏书》卷一云: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小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晋书》卷...
10
匈奴语言考
一、 导 言 今日中国北部所居之民族,因其体质、语言、风俗、历史、住地等之各异,名类虽繁,然据近世人种学家、地理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等从种种方面研究之结果,...
11
三种古西域语之发见及其考释
一、 引 言 近代海外治史学者渐渐多注意到东方来了,这固然是因为东方历史占世界的全史一大半,而且东方为世界文化发生发展较早的地方,为世界史求全体的系统起见,为西...
12
室韦考
一、 导 言 宋元二代中国政权相继为女真、蒙古二族所侵占,此世人所公知者也。夷寻其流,则女真民族为今通古斯种之满洲民族之祖先,蒙古民族为今蒙古种之祖先,此又东西...
13
鞑靼起源考
一、引 言 鞑靼一名之见于中国记载者,普通虽多指蒙古民族而言,然西人记载之所谓Tatar或Tartar(即鞑靼之对译)则多有以指中国北方诸族之通称,亦有以指亚洲...
14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及抑商政策的实施
一、部族公营贸易时期 部族公营贸易乃是随着部族公有财产制度而发生的。 原始社会以部族为构成的单位,每一部族都有共同的财产,部族内的份子共同劳动,共同生产,共同消...
15
中世封建社会
第一章 概说 自三国至唐初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中国史上的中世封建时代,也可称为门阀时代。在这时代,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优势。就经...
16
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年谱
赵宋三百二十二年间,实为我国编年史体之最盛时期。名家辈出,佳著迭见,而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实集此体之大成。继温公而起者则以李巽岩之《续通鉴长编》与李秀岩之《高...
17
宋史类编及宋史校注
一、宋代文化之灿烂 赵宋一代三百二十余年中,实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之一。论哲学思想,则有胡瑗,孙复,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杨时,李侗,...
18
辽金元科举年表
自唐中叶以来,历宋元明清约一千余年间的社会轮廓,可概称为科举制下的自由竞争时期。科举制度虽始于隋炀帝大业中,然终隋之世,未闻有由科举起家至将相操国柄者,唐代科举...
19
雷波屏山沐川等县土司家谱
余于民国二十七年春入蜀,二十八年夏受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之聘任川县科学考察团社会祖专家,与团长、组长、专家,邵逸周、黄国璋、韦润珊、丁道衡、叶雅谷、伍启元、吴文释...
20
蛮夷司文等九土司家谱
蛮夷司文土司家谱 蛮夷司位于中都河与金沙江合流之处,为雷波、马边、沐川、绥江、永善等县商业交易之中心,亦屏山县西境之一重镇也。中都河原名夷都河,其下游入金沙江之...
21
凉山㑩族系谱
民国二十七年冬国府西迁,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朱董事长、杭总干事等以川康及西北西南各省遂成抗战建国及民族复兴之根据地,于此数省之种种资源及一般状况不可不有详确之了解...
22
宋代百家争鸣初探
前 言 自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总结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确方针,作为繁荣科学和艺术的总政策以来,全国学术界从各方面提出学术...
23
从元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忽必烈的重农政策
一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为了配合成吉思汗八百周年纪念,举行了一些学术讨论会。其中关于元代农业生产发展问题的讨论中,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元代农业生产有了...
24
战国以来中国步犁发展问题试探
世界上凡使用耕犁和畜耕的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他们的耕犁和畜耕起源和发展的一定过程。耕犁的起源和发展一般可分为踏犁阶段、步犁阶段,乘犁和机犁阶段。 (1) 中国是耕...
25
初论江陵望山楚墓的年代与墓主
一、一号楚墓的年代 湖北省江陵县马山区滕店公社望山大队境内望山一号墓的清理工作,于1966年元月3日完成。出土文物六百多件,其中铜器二百四十五件,陶器六十九件,...
26
方鹤卿祭文
维民国十有九年(1930)一月二十九日,乃我先师族曾祖鹤老府君仙逝之期也。既逾月,而受业族曾孙彰猷始归自东瀛,惊闻噩耗,卒然若呆。以未及奔丧,乃择三月一日设位于...
27
吴其昌教授事略
吴子馨先生文名播海内,交游遍朝野,一旦病逝,同深惋惜,多愿恤其遗孤,且欲知厥病原。函电纷询,势难遍复。余经营其丧葬事毕,因复撰次其事略于左,藉当总答。惟以时间仓...
28
方壮猷年谱简编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岁 6月28日(阴历五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十四都环山乡(今青山桥区分水乡)葫芦村。父母皆为贫苦佃农。 191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