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当今信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结语 当今信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信仰都真实存在。这一事实并没有证明,它是一种本质上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它有可能就像迷信那样,是一种对人的真实本性在现实中的扭曲。这正是许多拒绝信仰的人所相信的。本书所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种信念到底是基于洞见还是基于误解?回答是毫不含糊的,那就是,对信仰的这种拒绝乃植根于对信仰本性的一种全然的误解之中。关于这种误解的众多形式,以及许多对于信仰的不当解释和扭曲,我们都已经一一讨论过了。信仰是很难予以把握和描述的概念和实在。几乎每一个用来描述信仰的词——它们也出现在此前的章节中——都会向新的不当阐发开放。这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信仰并非与其他现象并列的一种现象,而是人的个人生活中的核心现象,它既显豁又隐匿。它既是宗教的,又超越了宗教;它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它既是无限多样的,却又永远保持同一。信仰是人本质上的一种可能性,因此它的实存是必然的和普遍的。在我们的时代,它也是可能的和必然的。如果信仰被理解为它的核心所是者,即终极关切,那么它就不可能被现代科学或任何类型的哲学所削弱。它也不可能由于各个教会、各种教派和运动的内部和外部对它的迷信或种种权威式的扭曲而变得不值得采信。信仰立足自身并证成自身,以此反对那些攻讦者,因为他们只有以另一种信仰之名义才有可能对它做出攻讦。任何对信仰的否定本身都是对信仰的表达,亦即对终极关切的表达——这,正是信仰之动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