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目前单架反潜巡逻机搜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目前单架反潜巡逻机搜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时,航空反潜作战行动一般包括展开、搜潜、识别跟踪、必要时驱潜和返航4~5个阶段;战时,航空反潜作战行动一般包括展开、搜潜、识别攻击和返航4个阶段。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搜潜都是反潜作战的首要目的,是驱潜或攻潜的前提。我国反潜巡逻机装备了多种搜索潜艇的器材,这些器材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普通雷达(非合成孔径雷达)仅能探测深度小于潜望深度的潜艇;红外探测仪、废气探测仪、电场分析仪、激光探测仪仅能探测较浅深度的潜艇;磁探仪探测潜艇距离近;声呐浮标阵位置确定,为了识别跟踪目标潜艇,往往不得不根据判断的目标潜艇机动方向和机动速度等参数布放数个浮标阵。随着目标潜艇利用水声环境隐藏、水下机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美国、日本的潜艇声和非声隐蔽性很强,美国核动力潜艇的机动性高),加之海洋水文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单架反潜巡逻机使用单一探潜器材,还是单架反潜巡逻机使用多种探潜器材,搜索发现跟踪目标潜艇的概率都较低。近些年来,“单机单部探潜装备(系统)”或者简单的“单机多部探潜装备(系统)”等现有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航空反潜战。随着反潜作战空间呈现四维时空性(即包括作战海域和潜艇活动空间的立体性,以及时间维度潜艇运动引起的位置变化),影响搜潜效能的因素较多,需要多机使用单部、多部探潜装备(系统)搜潜并配合各种战术行动才能达成搜潜作战的目的,这增加了反潜作战指挥员自主决策的复杂性,使得实施有效搜潜作战变得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