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反潜巡逻机协同搜潜目标态势评估

4.2 反潜巡逻机协同搜潜目标态势评估

态势评估(situation assessment,SA)[82]又称为态势估计,目前对于态势评估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定义,而且相关文献在各自的应用场合所给出的概念也有所不同。Endsley提出的态势评估的定义[83-87]是:感知特定时空环境中的元素,理解其意义,预测其未来状态。军事领域中有大量的关于态势评估的功能性描述定义,最著名的就是JDL的数据融合处理模型[88]中的描述:态势评估是建立在关于作战活动、事件、时间、位置和兵力要素组织形式的一张多重视图,它将所观测到的战斗力量分布与活动和战场周围环境、敌作战意图及敌机动性有机地联系起来,识别已发生的事件和计划,得到敌方兵力结构、部署、行动方向与路线的估计,指出敌军的行为模式,推断出敌军的意图,做出对当前战场情景的合理解释,并对临近时刻的态势变化做出预测,最终形成战场综合态势图。在多反潜巡逻机协同搜潜作战过程中,态势评估的定义如下:

定义4.1 态势评估是将获得的敌方兵力部署、活动和战场环境等信息与兵力结构、使用特点结合起来,推断敌方作战意图,形成战场态势的过程[89]

一般来说,态势评估的主要任务有:

(1)态势评估信息处理过程,即态势评估的功能模型研究。

(2)态势评估推理框架与算法的研究,即态势评估数学模型的研究。

(3)所需知识库的建立,即军事知识提取与表示方面的问题。

(4)软件模型与系统软件设计问题,即态势评估系统模型的建立。

态势评估的主要特点有:

(1)态势评估是分层假设描述和评估处理的结果,每个备选态势假设有一个不确定性关联值。

(2)其最优性通过形成最小不确定性假设达到。

(3)态势评估是一个动态的、按时序处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态势要素的融合和提取准确程度随时间发展提高。

态势评估的理想结果[88]是反映真实的战场态势,提供对事件、活动的预测,并由此提供最优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