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尾迹探测仪发现潜艇概率模型
2025年08月10日
3.3.4 尾迹探测仪发现潜艇概率模型
反潜巡逻机使用尾迹探测仪搜索时,假设在某搜索海域某时刻的目标潜艇尾迹浮至海表面的概率是P浮至水面,目标潜艇航行深度的尾迹浮至海表面的概率是P浮至深度,则目标潜艇尾迹出现在海表面的概率K出现计算如下:
使用尾迹探测仪搜索时,假设反潜巡逻机飞行高度是h机高,尾迹探测仪搜索角度是φ搜索,则尾迹探测仪搜索宽度W尾迹探测计算如下:
目标潜艇尾迹在海表面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选取数据,但如果缺乏实际数据,则可将W尾迹计算如下:
式中,V潜艇——潜艇的速度;
t尾迹——潜艇尾迹在海表面存在的时间。
当目标潜艇尾迹处于尾迹探测仪探测范围时,假设探测仪记录到尾迹的概率是P接触尾迹(一般取0.7~0.9),则一架反潜巡逻机尾迹探测仪搜索目标潜艇效率U尾迹效率计算如下:
式中,V尾迹——反潜巡逻机使用尾迹探测仪搜索时的航速;
K天气,尾迹——天气影响反潜巡逻机及其尾迹探测仪使用的系数。
基于上述模型,反潜巡逻机使用尾迹探测仪搜索时,发现目标潜艇概率P尾迹计算如下:
式中,N尾迹——使用尾迹探测仪实施搜索的反潜巡逻机数量;
T尾迹——使用尾迹探测仪在搜索海域搜索的时间;
S尾迹——使用尾迹探测仪搜索海域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