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这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变化了的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着眼于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一三期叠加的现实情况,来阐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更加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的重要基础,也是把中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是随后5年乃至一个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反复出现在《建议》的指导思想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之中。《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说来,作为一个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有机整体,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简而言之就是“六个体系一个体制”。其中产业体系是基础和前提,实现经济体系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建议》重点讲了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三大重点产业的发展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三大重点产业分别代表了我国经济的优势、世界经济的前沿和我国经济中的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高质量发展,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关于理念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3]“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5]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的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推进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然而,就目前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更偏向质的和理论的分析,量的和实证的研究比较缺乏。对于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建构一套科学合理评价经济体系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尚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发掘。